丁原和公孫瓚相見後,第一時間雙方並沒有說什麼,而是都緊緊盯著對方。特彆是公孫瓚,此刻他真的很想質問丁原為什麼來攻捍他,他們二人一起合力,不是能創造更好的局麵?何須動兵戈相逼。
“伯圭兄,今日之局麵,吾也是迫不得已。”沉吟半響後,丁原還是先開口了,一臉歉意。
相比於董卓,他對公孫瓚是沒有那種私仇忿恨之心的,私下,他也很願意與公孫瓚相交。公孫瓚的品格,還是值得認可的。
但大勢之下,身不由己。
從誅宦開始,洛陽的局勢就需要更大的變革,阻止變革者,都要被傾軋。他丁原,本來也是被傾軋的,但他不甘心,他不想隨波逐流,故而甘願並主動當了這個馬前卒。
被動者公孫瓚,將被掃出洛陽,這就是區彆。
而丁原為什麼會成為百官之友?顯然,在天然身份上,楊彪等寧願相信外軍的丁原,反而不願相信出身低微的公孫瓚。無他,丁原乃名門望族子弟。
能得到百官的支持,丁原就改變了既定計劃,直接率軍壓過來,然後準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和平的方式驅趕公孫瓚出洛陽。
盧植的信使,他們也知道,但卻沒有阻止。而安南將軍之位,楊彪等人也同意為之爭取。
一切,和平解決!!
“你們……為什麼不驅趕董卓後再驅趕我?”公孫瓚還是忍不住問出了這句話。
若投靠董卓,那丁原也會過來攻捍他,那也是錯的!
其實,他很想問的人是他的恩師盧植。以其智慧,肯定不會行如此之事。董卓這個大魔王都還在那裡猖獗,卻反而來對付中立的他,這是為何?!!!
“百官想要的,是重組五營校場守衛洛陽,而且他們想把軍權掌控在他們手中,而不是……何太後。”丁原幽幽地給出了答案。
公孫瓚聞言,沉思了片刻。
原來,他投靠何太後也是錯的!
百官根本不想看到何太後獨斷朝綱,而是追求一個平衡,然後慢慢培養天子劉辯,興複漢室。
“中立不行,投靠何太後不行,投靠董卓不行,這條路,可真是難走。”公孫瓚心中輕歎一聲。
至於投靠大士族,那更不可能了。他對那些人本就不怎麼認可,而且一旦投靠,肯定會把他換了。
不管如何,他坐司隸校尉這個位置都是危險的。
想通了後,公孫瓚心中反而輕鬆了一分。
“伯圭兄,可否安靜離開?”丁原秉承著能和平解決就和平解決的態度。
“可惜……可惜……”公孫瓚沒有說什麼,隻是一個勁的搖頭。
“算了,這裡就交給你們玩吧。”公孫瓚輕歎一聲,心灰意冷道。
聽到公孫瓚的話語,丁原大喜。上上策就是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現在公孫瓚的態度,明顯也是如此。
旁邊的呂布聽到公孫瓚的話語後,撇了撇嘴。他可是很想拿司隸校尉的頭顱換一個向上攀登的機會。
至於另外一邊的張遼,看到能和平解決,臉上露出了笑容。兩軍隻要不內耗,那他擔心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就會非常小了。
“哪些中高層將領是你們的人,給我一個名單。”公孫瓚突然道。
丁原聞言,心中狂喜,旋即毫不猶豫地直接從懷中掏出一張紙遞給公孫瓚。
旁邊的張遼見狀,臉上微微一變,就這麼直接出賣了那些人?
若公孫瓚在離開前為了泄憤,將他們都殺了,那也是損失啊!
“還是有爭鬥……”張遼心中輕歎一聲。
公孫瓚接過丁原的紙張,臉上浮現一抹錯愕,就這麼給了?還事先準備好了?
“尼瑪……這是要讓我成為那把刀啊?泄憤……哈哈……你們這些自視清高的家夥,想錯了,勞資的心胸就這麼狹隘?!!”公孫瓚在心中狂怒一聲,臉上閃過一抹冷笑。
看到公孫瓚臉上的冷笑,丁原心中更是大定了。
他想要掌控那些兵馬,這些人肯定要清除的,現在公孫瓚願意當那把刀,就再好不過了。
“想要我離開,給我一些糧草和行軍資源。”公孫瓚提條件了。
丁原聞言又是一笑,能提條件最好不過了,馬上應承道:“已經準備好了,足夠你消耗。另外還額外給予兩百萬金幣、十萬赤龍之章。”
兩百萬金幣、十萬赤龍之章,平分下來一個士兵也才幾枚金幣,嗬嗬……太小氣了!
不過公孫瓚沒有說什麼,而是點了點頭。
“給我一點時間。”公孫瓚冷哼一聲,直接轉身離開。
雙方劍拔弩張之下,最後並沒有發生戰爭。
之後,轟隆之聲從校場內不斷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