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自研處理器的光環加持,如今的古詩手機可謂如日中天,羅勇浩這個時候開噴,自然求錘得錘,被噴到熱搜。
這家夥本身就是為了營銷,但營銷的效果太好了,把他都給嚇到了,因此在噴完之後,趕緊又發文解釋。
表示:我個人當然希望國產手機崛起,我也會為之努力……
詩手機的高端化能夠成功,給所有的國內友商都指出了一條道路,我從沒有貶低古詩手機的想法和意思,可能表述讓大家誤會了,在這裡道歉……
最後,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年內,錘子手機肯定能夠和大家見麵。
簡而言之,蹭熱度成功了,很多之前都沒聽過“錘子手機”的人,也因此知道了他要發布新手機的事情。
這家夥在不少情緒比較激烈的古詩詞公司粉絲群體裡麵,都已經被拉黑了,很多人都在等著看他的笑話。
江清淮對這個人更是沒有好感,她是葦慶凡的秘書,對羅勇浩這些營銷手法看得一清二楚,偏偏這家夥還在打造“純粹”“匠心”的人設,簡直就像是看一個小醜。
葦慶凡對他的評價同樣不高,有小聰明,自以為掌握了“成功秘訣”,為了賺錢不擇手段,很會營銷,或者說是很會“忽悠”。
這場創業,從頭到尾就是投機,且是不擇手段的投機,但在營銷之下,居然變成了手機行業內“創新”“有追求”的代名詞。
至於之後還錢,直播帶貨,居然被吹成“真男人”,就更是搞笑了。
就這麼創業時坑粉絲、坑消費者,創業失敗後還繼續坑粉絲的跳梁小醜,在某些群體口中,這位“老賴”“失敗者”,居然似乎比雷君、餘成東還要更厲害,評價更高……
“不過那個錘子係統確實挺好看的啊。”
江清淮對羅勇浩的觀念受到葦慶凡的影響很深,但對於錘子係統,即便是葦慶凡也給了很高的評價,洛神係統的團隊同樣有去體驗。
“錘子便利貼”同樣已經上線了,也獲得了用戶很高的評價,不過許多功能“洛神筆記”已經有了,沒有太多的借鑒意義。
即便是錘子係統的不少功能,洛神係統這邊也是已經在籌備和規劃的,沒有一下子放出去。
對於現在的洛神係統來說,穩定、流暢才是最重要的,不可能再像初創時候那樣一味追求新功能。
“確實挺好看的,新鮮。”ui,屬於古詩詞公司的看家本領,早期就以流暢、美觀而聞名,這兩年也變得越來越穩定,屬於安卓陣營裡麵無可爭議的執牛耳者,在大多數消費者眼裡都可以和ios媲美,許多方麵可以超越的存在。
對於錘子係統的讚美,大體類似於“居然在不少方麵快追上我了,很厲害”那種,說是“欣賞”更貼切。
“癸酒”熱銷的同時,中文互聯網上關於“古詩手機在海外熱銷”的宣傳和討論也在繼續,前兩代的時候是真的沒辦法吹,葦慶凡自己都不好意思多說,因為賣得真不好。
直到今年和徠卡聯名,古詩手機才算是真正在海外市場打開知名度,將進酒3的指紋識彆功能又讓這種知名度進一步增加,影響力稱得上是上了一個台階。
簡單來說,在海外市場,已經真正成為蘋果和三星的有力競爭對手了,不再是隻在國內市場可以掰手腕。
國內市場勢如破竹,國外市場強勢崛起,中文互聯網上隻是在吹,不少其他家的粉絲還在冷嘲熱諷,但各家手機廠商,是真的沉默,並且在沉默中開始認真研究和揣摩。
“大家說說吧。”
11月底,華為消費者業務這邊特意召開了一個研討會,類似的會議原本就有,但是原本的討論和揣摩對象都是蘋果和三星。
對於古詩手機的討論也一直都有,但並沒有提高到這樣的程度。ate係列,內部的定調也一直都是“學習三星note”,而不是在國內公認的大屏引領者古詩。
他們也是這樣認為的,學習外國品牌的先進經驗屬於“進步行為”,而抄襲國內品牌的策略,就屬於“丟臉行為”。
這是大環境帶來的思想烙印。
即便是十年之後,華為手機也仍然在這樣做,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向蘋果學習”的行為,精華學,糟粕也不放過,連“下拉搜索”這種細節都照抄,且死不改。
“我複盤了古詩詞公司成立以來的所有產品,給古詩手機的高端道路總結了三個大原因。”
一個個員工都有充分準備,開始講述自己的觀點,“第一個,是規劃清晰,從最初古詞的兩款產品,數字係列和青春係列,古詩詞公司的產品規劃定位,一直都非常明確,且幾乎沒有衝突。
“古詞數字係列就是後來的臨江仙,主打高性能、高性價比,青春版是後來的青玉案係列,主要用來養渠道,通過數字係列打出來的性價比口碑來進行溢價,獲得比較高的利潤……
“古詩手機三個係列,兩個旗艦係列,將進酒主打大屏幕、大電池,用戶群體定位更便商務人士;鳥鳴澗主打輕薄、顏值、拍照,兩個雖然都是旗艦係列,但是定位和賣點完全不衝突……
“長相思和臨江仙同樣如此,看起來價格定位重疊,但實際上賣點完全不同……
“……”
“第二個,是售後和渠道!古詞手機成功之後,並沒有沉浸在線上市場的舒適圈,而是積極拓展線下渠道,打造售後服務體係,古詩詞公司的迅速發展,與線下和售後渠道的快速構建完成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小米是最早模仿古詞手機的公司,我甚至懷疑小米在古詞成功之前就已經確定了這條道路了,但是跟古詞不同,小米並不重視線下渠道和售後服務……”
……
類似的會議,在小米,在三星,在oppo,在vivo,在金立,甚至是在蘋果,早都已經開過了。
不同的是,每一家公司的解讀和揣摩方向都不一樣。
小米更在於線上的營銷;
oppo和vivo更在意產品規劃,以及線下、線上的市場、產品定位差異;
三星更在意對自己產品銷量的影響,以及怎麼才能做出來同樣體驗的指紋識彆……
蘋果更想知道到底是哪裡泄密的,古詩為什麼提前這麼久就開始了對指紋識彆的研究?
究竟是自己這邊泄密了,還是這一次蘋果引以為傲的創新,其實是走在了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後麵?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