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都是為了公司的發展,張遠平覺得掌握核心技術才更有競爭力,唐亭嶽覺得一不小心可能會毀掉大好局麵。
坦白說,唐亭嶽的想法更理智,葦慶凡也很清楚,但是他等不了啊!
古詩詞公司不是華為,華為從重啟手機產品線之後,就一直在使用海思處理器,從k3v2一直扛到麒麟970。
而古詩詞是要從高通處理器切換到自研處理器,而且葦慶凡肯定是要全麵替換的,不可能像小米那樣先伸個腳試試水溫。
處理器造價太貴了,但隻要能大規模出貨,真就是沙子價,這也是華為能用性價比橫掃市場的最大底氣和緣故。
除此之外,產品越多,用戶越多,使用數據就越多,這對於一款處理器的正常迭代至關重要!
這都需要大規模出貨,所以一旦自研處理器,肯定要全麵替換!
但是,從高通處理器切換到自研處理器,早期的體驗肯定是降級的,這一點沒有任何僥幸的可能。
這個降級的體驗,可能要持續好幾年!
蘋果從iphone4開始使用自研處理器a4a4是在三星蜂鳥處理器基礎上進行定製),到兩年後的a6就能反超,根本原因不是蘋果多麼牛逼,而是醜國牛逼!
蘋果a係列處理器的輝煌背後,是醜國近百年在半導體產業上積累的經驗和人才!
國內呢?
去哪裡招人?
海思被製裁,可以挖海思的人,但在這之前,沒有海思的培養,國內根本沒有相關行業的大量人才基礎,想挖人都沒地方挖。
所以,古詩詞想要自研處理器,產品的進步也要人才的培養同步,這注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因此,全麵替換自研處理器,需要一個契機。
葦慶凡選擇的這個契機,是驍龍810!
這款第一代“火龍”是自研處理器的一個大機遇,前世華為就是抓住這個機會翻身的,810坑了三星之外的全部手機品牌,ate7抓住逆勢崛起,吹響了華為手機在高端市場衝鋒的號角。
火龍810妥妥的出道即巔峰,性能、功耗雙翻車,跟它相比,後世的888和8g1都不叫事!
驍龍810是在2015年上半年正式商用的,也就是說,葦慶凡如果想要抓住這個機會,至少在2015年的上半年,得能拿出來一款可以用的自研處理器。
哪怕從2011年開始全麵自研,也隻有不到五年的時間,對於從零開始自研手機處理器來說,真的太短了。
他沒有時間可以繼續耽擱,隻能儘早開始。
“我的意思是,先了解了一下這個行業,留出足夠的時間,這樣我們才能選擇最好的時機、最好的角度入場,我們今天討論的,也是怎麼入場……當然了,唐總和王總的擔憂也很有道理。”
葦慶凡不得不先行表明態度,“我的意思也是要謹慎,不是說現在成立工作小組,就意味著公司要投資去做手機處理器了……現在公司的營收還撐不起來這麼大的資金消耗。”
見他表態,且給了保證,唐亭嶽和王慶根終於鬆了口氣,他們最怕的就是葦慶凡也被衝昏頭,準備開始要投錢做半導體……坦白說,如果那樣,前麵等待古詩詞公司的就隻有一條死路,沒有第二個可能。
張遠平問:“那這個工作小組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找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向!”
葦慶凡早有考慮,繼續說道,“自研處理器,有很多的自研方向,從零開始獨立自研,還是找一個做類似項目的公司進行合作?或者我們可以收購……是cpu、gpu、基帶全部自研,還是隻自研cpu、gpu,外掛基帶……這些都可以研究、考量,看哪個更適合我們!”
“不自研基帶那自研什麼處理器?”
張遠平聽他說完就炸了,“還有什麼合作?不就是花錢買過來換個名字?這叫自研?”
“你先彆激動。”
葦慶凡覺得自己就跟個幼兒園園長似的,賊無奈,“基帶的專利門檻太高了……”
“那有什麼意義?”
張遠平都沒聽他說完,就直接打斷了,“不自研基帶,我們不還是得給高通交專利費?”
“你自研了基帶也要給高通交專利費。”
葦慶凡無奈歎了口氣,“首先,我們得明確我們的目的,我們自研處理器的目的是不交專利費嗎?我們的目的是把手機的體驗掌握在自己手裡麵,不能因為高通一款處理器沒做好,我們一年的手機體驗都泡湯!我們想要的是把產品發布節奏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
“而且,處理器和基帶全部都自研,你多久能做出來?多少錢能做出來?”
張遠平不說話了,這玩意誰能保證?
而唐亭嶽、王慶根,以及一直沒怎麼說話的肖家勝等人,卻覺得心裡麵又踏實了一些。
自研cpu、gpu很難,但是如果把基帶擇開,難度無疑降低了一大截,因為做基帶不止是技術問題,還有專利門檻!太複雜了!
葦慶凡能說出這番話,說明雖然步子邁的大,但至少腦子是清醒的,不像張遠平那樣完全被“自研”兩個字衝昏了頭腦。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