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七章 河西走廊!_從影視世界學習技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從影視世界學習技能 > 第二五四七章 河西走廊!

第二五四七章 河西走廊!(2 / 2)

而白玉堂來了之後,在這裡建立了丐幫,依靠著丐幫運送過來的大量的糧草,很容易就拉攏了涼州城內大量的漢人,加入到了丐幫。

隻不過加入丐幫的人也不多,整個涼州也就2000多人,這些人根本就沒辦法奪取涼州城。

所以,白玉堂心裡就非常的不明白王躍到底準備怎麼完成計劃。

要知道,王躍讓白玉堂盧方韓彰等四人,分彆在涼州甘州肅州和瓜州建立了丐幫的分舵,其實這算是削弱了這次帶到河西走廊的丐幫的力量。

本來白玉堂他們四兄弟來的時候,從丐幫內部抽調了一千多青壯,如果集中在一座城,再加上招募的人手,再加上他們武藝高強,說不得真的可以拿下涼州城。

可是王躍卻擎蒼讓他們四兄弟分開,每個城也就兩三百人,雖然羨慕了兩千人,可是白玉堂覺得這些烏合之眾,除了讓他們有些自保之外,根本就起不了任何用處。

畢竟,他們這些人手裡隻有簡易的刀劍武器,根本就沒有鎧甲長槍這些製式兵刃,想要奪城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白玉堂看到王躍來到據點之後,雖然很奇怪王躍到底是怎麼進城來的,卻還是激動的問道,“老爺,回鶻人雖然被黨項人趕走了,但是黨項人卻更加的凶狠,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王躍知道白玉堂最想知道是什麼?隻不過是礙於身份沒有問出來而已。所以他笑著說道,“我已經帶來了兩千副鎧甲和武器,讓你招募的這些兄弟穿上之後,跟我去奪取這座城。”

白玉堂聽的有些懵逼,這城外到處都是黨項人的守軍,王躍是怎麼把2000副盔甲武器帶進來的?

白玉堂能夠想象中的唯一一個解釋就是王躍早就準備好了2000多副鎧甲在這座城市裡麵,他們現在隻是去取出來罷了。

不過,這個時候也不是詢問那麼多細節的時候,白玉堂連忙帶著丐幫的兄弟,前去穿起了鎧甲。

其實這些丐幫兄弟,除了帶來的兩三百人以及幾十個書院護衛之外,其他的都是為了口飯吃而已,根本沒有經過訓練,就算是烏合之眾來形容也都算是誇獎了。

白玉堂雖然覺得有了鎧甲之後,拿下一座城門的概率高了一些,但想要拿下整座城恐怕很難。

隻不過,事情到了如今的地步,已經不能改變了,怎麼都要拚一把,大不了他和師傅逃走以後再來就是。

而王躍可不管白玉堂在想什麼,他等白玉堂和丐幫的兄弟都穿上鎧甲,拿上武器之後立刻就向著西城門而去。

他們藏身的地方剛好距離西城門很近,沒一會兒就到了城門邊,一路上都沒有被人發現。

而這個時候因為剛占領城池,黨項人對城裡還是非常警惕的,他們擔心被廠裡麵的人偷襲,所以隻是把守了4座城門,並沒有對其他地方進行約束。

當然等李元浩率大軍回來的時候,肯定會統一的對城內進行清理,現在黨項人的當務之急,是要趁著回鶻人立足未穩的時候,爭取把甘州也給拿下。

正因為這樣,這才讓王躍一行人撿了一個大便宜,但也正因為是這樣,所以這些守城的士兵非常的警惕,根本就沒有近距離偷襲的機會。

而新招募的丐幫的這些人,除了前麵的三百多人隊伍比較整齊之外,剩下的人搖搖晃晃的就像痞子似的。

甚至有幾個人,明明穿的嶄新的鎧甲,但總是有些歪歪斜斜的,就像在哪裡被打敗了的潰軍一樣。

黨項人沒見過這種鎧甲,也不知道這是哪方勢力,但還是認為這是敵人,所以就非常警惕的大聲嗬斥,“來人止步!再繼續向前,定斬不恕!”

王躍卻根本就沒搭理守軍的呼喊,他對待普通人當然不可能再小心了,而他現在渾身也穿的是鎧甲,這些鎧甲可是現在精鐵打造的,防禦強度不知道比古代的強了多少倍。

王躍就算是不是仙體,隻需要把麵罩拉下來,對方不用闖怒或者是投石車,根本就無法傷害到他。

所以,他為了不顯得太過嚇人,真的拉下麵罩,拿著一把長長的巨劍,一步一步的就向城門走去。

而白玉堂和兩三百的丐幫的精銳也連忙跟了上來,至於其他的人看到有三百多人擋在前麵,他們當然也不可能慫了,反正遇到危險再跑也是來得及的。

隻不過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守城的士兵利用弓弩來回射擊了好多次,隻聽到叮叮當當的響聲,衝在最前麵的三百多人竟然一個都沒有倒下。

這種巨大的衝擊,讓守城的黨項人有些膽寒,他們從沒見過這種怪物,所以渾身都開始發抖了。

要知道就算是裝備最先進的宋軍,他們的新式的鎧甲在黨項人的射擊的過程中,也會倒下一部分的。

可是這夥人竟然一個都沒事,仿佛他的那些弓箭射上去像撓癢癢似的,所以他們隻能慌亂的射擊,已經沒有了先前那整齊劃一的氣勢。

同時讓新加入的這些丐幫兄弟們的膽量,也因此大了起來,他們沒想到自己身上穿著的鎧甲竟然這麼厲害,覺得都開啟了無敵模式,一個個的也都不怕了,也都想著趁這個機會,好好的體驗一把這種鎧甲的感覺。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