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此道人,是誰弟子?!!
齊無惑於此大風雪之中,撐傘上山,在此山下時候,風雪尤其之大,鋪天蓋地也似,然而漸漸上山途中,風雪漸休漸止,少年道人將傘抖動,震下了這傘上麵的落雪,而後將這青竹傘夾在胳膊下麵,邁步上來。
時候其實已經過去午時許久了,距離那位大天尊和他約定好的時間也已經過去。
隻是齊無惑今日出來的時候曾經說過要下山去有俗事處理,已經向玉清大天尊請罪,而今上得山來,風雪漸止漸消,走到半山腰的時候,已仍舊是一片的清朗天空,齊無惑站在山腰,回身往下麵看去,看到了風雪雲氣彙聚,隱隱有幾分踏過人間,走到天闕的錯覺。
震袖袍,拂去袖上的風霜細雪,踱步往上來,抬望眼,見陽光泛金,清淨道人立於山巔一崖石之上,眉宇清朗,臂彎托一拂塵,縹緲淡然,正是玉清元始大天尊,齊無惑將傘倒放,靠著山上青鬆放好,這才重整衣冠,踱步往上行去。
大天尊平淡看著前麵的雲氣翻卷。
少年道人在後,稽首行禮,道:“晚輩見過天尊。”
玉清大天尊並不睜眼,隻淡淡道:
“嗯?”
少年道人動作頓了頓,再度稽首,道:“弟子,見過老師。”
少年道人拱手應是。
麵不改色,語氣平淡道:“如是,自去罷了。”
待得那少年道人走遠了,前去尋找上清靈寶天尊鑄劍,玉清元始天尊回憶那少年道人,主動曆劫,卻是該入此門當中,卻又記起剛剛那道士顯而易見,打算麵對著對麵以大欺小的事情都要擼起袖子自己上,而且理所當然,興致勃勃。
“怕是此番京城之事事了,要欠下莫大人情啊。”
玉清元始天尊平淡看著他,齊無惑就知天尊有話要說。
他踱步轉身,看著自風雪中走來道人,眸子掃過後者,道:“今日是有些遲了。”
“唯敗儘此三者。”
“你可當真是。”
大勢至菩薩道:“阿彌陀佛,隻那道人手段似乎非同小可,卻也不知道此道人師承如何,若是冒昧……”
“此即是因,既已結下因,自然有果。”
“這樣才是修行。”
以玉清元始大天尊的神通廣大,高深莫測,齊無惑做的事情,絲毫不能夠逃出他的雙眼,平淡注視著眼前的少年道人,淡淡道:“知是汝之天命,然卻主動入劫,汝可知道,三月之後下山,順時勢而罷那皇帝;和你今日神通顯化萬裡之外罷黜他,可是有巨大不同?”
“不過,此三月時間裡麵,則需得要好生修行,那佛門的文殊,算得上是佛門‘辯才第一’,大勢至‘光明第一’,觀世音,則是未來之‘成就第一’,此三者,皆是有才有德有道者,雖境界稍高,但是事實上。”
“而今此道大庭廣眾之下,毀佛法,謗僧人,終究於吾佛歸來之事有大影響,眾目睽睽所見,已不可複返,而若是能令此道人剃發為僧,專心禮僧合拜,不是更能夠證我佛法之無邊無量否?”
“和伱同輩。”
“辯才第一文書,成就第一觀世音,光明第一大勢至。”
那可是佛門一十七脈佛祖之一,且中正端莊,力量雄渾,有普渡蒼生之宏願,持此佛珠,再加上泰山府君之位格鎮壓,以及上清靈寶大天尊的遮掩氣機之法,隻這數一數,便是有三大法門,組合起來,遮掩自身,無需擔憂。
善財童子道:“不是說,佛門修行,不沾因果嗎?”
“無需再做道門那守屍鬼。”
玉清大天尊拂塵一掃,方才頷首,淡淡道:
大勢至菩薩,乃為佛門【光明第一】,以及【智慧第一】,智慧之光遍照世間眾生,使眾生能解脫血光刀兵之災,得無上之力,威勢自在,對於佛門興盛之事頗為看重,而今之事,本來是理所當然,順勢影響那人皇,可以建造地上之佛國。
觀世音大士道:“已有前因,為之奈何?”
“令地上蒼生,可知我佛之廣大,知慈悲為懷,而有此道人阻攔,不知何解?”
“非因非果,非修非證,非自得非他得。非自然得。非因緣得。”
玉冠束發,身穿淺灰色道袍,有拂塵,似極從容,不在人間。
玉清元始天尊看著眼前道人。
“渡其入佛,知我佛法之廣袤無邊,更在彼道之上,不亦是美事?”
聲音就隻是在那道人身邊,因以因果之道絕不可能找錯,又見其背影,乃為仙姿鶴骨,天容絕世,無雙之天資,不由欣喜不已。
“吾今已知之,當親自前去,詢問此道。”
“哼!”
阿彌陀佛心中歡喜,雙手合十,傳音溫和慈悲道:
隻是就在此時,玉清元始天尊淡淡道:
“那三個僧人,恐怕已傳訊給了佛門的幾大菩薩。”
似是打算緩和氣氛,說些玩笑話語,道:“且去修行,三月後,勿要掉吾麵皮才是。”
卻說,佛門三僧皆以佛門法寶,將此京城諸事情傳遍西天極樂世界,文殊菩薩不言語,而觀世音菩薩隻是有些慨歎,隻是指著這傳信,顧左右童兒無奈道:“吾因佛門之身不得不卷入此事當中,本已覺得有所棘手,而今見著這道人,卻是好大殺氣!”
神色冷淡睥睨。
“我觀這道人,也是有根骨有悟性之輩,若有機緣,當入我佛門,以修持廣大。”
阿彌陀佛告大勢至菩薩曰:“善哉善哉問焉。汝等聽善思念之,此乃道人,久久占據人間,汝等前去,彼自不忿不服,不知佛法之廣大,欲以刀兵為阻攔,實則是未曾和道門談論恰當之緣故。”
於是諸龍象,菩薩,金剛雙手合十,麵露微笑,皆是稱善。
“你若是敗亡於那三個同輩手中,縱然是他們境界遠高於你,吾也不說什麼,隻是技不如人,道不如人罷了,可若是彼先來撩撥,你反擊之後,卻又以大欺小,為師怎麼可能坐視不理?”
少年道人沉默,他知道等待三月之後會是更好,至少對他更好,但是誰也不知道那個人皇會在三個月內做出什麼事情來,就連侵占百姓的土地,交給佛門去做不需做賦稅的田產這等事情都做出來了,道:“晚輩……,弟子隻是做了需要做的事情。”
大天尊淡淡道:“你若三月後出山,不至於直接與他們撞上;但是你既因你之動,而提前引得他們被引導入世,就要負起責任。”
“童兒且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