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遇敵襲,敵擊我何處,何處則自然而然有炁迸發。
divcass=”ntentadv”且威能極強!
有此神通,便是齊無惑入睡,都不會被人襲擊。
玉清元始天尊見到少年道人周身已經有一道燦金之光流轉來去,從容不迫,隱隱縹緲恢弘,知他已經將庚金之炁深植入體內,複又見到他右手手背之上泛起金紅色流光,而後,手背上這來自於火曜的紋路微微亮起,旋即朝著內部滲透消散。
卻是直接完成了五炁的第一步。
與其說是齊無惑淬煉了火源炁。
倒不如說是這一道火源炁早早就已經等待期待著這一日,當齊無惑根基抵達之後,就直接迫不及待主動地融入齊無惑的體內,刹那之間,所有火曜和火源炁涉及到的神通,就在齊無惑的眼前堂堂皇皇展開來。
不需要什麼淬煉,不需要什麼感悟元炁,與元炁相合!
和其餘道門修持者苦苦修持磨礪,才可自五炁之中蘊含的道韻之中悟得些許神通不同。
火曜直接白給。
什麼神通,什麼道韻,什麼法門。
全部,全部都直接掏出來!
恨不得立刻塞到齊無惑的腦子裡麵似的。
老大,你要神通不要?
什麼九龍神火功,什麼三昧真火決,什麼引火焚天大法,諸多火屬性神通不要錢似地出現在他的神魂之中,從威能,風格,來曆,修持方法,禁忌,以及弱點都無比詳實。
齊無惑有種感應,隻要他願意,隻需稍微引動火曜之力,但凡火屬性的神通,他都可以順手拈來,甚至於有一種荒謬的本能感應——
隨便擺出一個姿勢,火曜放不出神通來的話算火曜輸了。
除此之外,對於任何火屬性神通都有極大的加持,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火舌術。
在齊無惑手裡都會化作如浪潮般的烈焰。
尋常道人隻一手指大小的元火術,在齊無惑手裡至少會變成八月西瓜那麼大。
而且任何的火屬性神通,隻要是沒有超過齊無惑自己的根基,就會直接無視之,哪怕是扔到火焰山裡麵去燒,都不會燒掉一根毫毛;而哪怕是境界高於齊無惑的仙神施展的火屬性神通,對上齊無惑都會得到八成以上威能削弱。
庚金元炁在入體之後的無比溫順已經是尋常修行者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了。
火元炁入體則更是不同,順著少年道人的修行而動,在九天之上,火曜真身不計代價不計損耗,源源不斷的輸送當中,隻是瞬間就修持到了極致,玉清元始天尊微微抬眸,看到那少年道人周身的火源炁瞬間暴漲到了一定層次上。
“………………”
玉清元始天尊語氣平淡,道:
“一息,大成。”
在一瞬間火源炁就已經修持到了最高層次,可以說如果五炁都抵達這個程度的話,所謂的五炁朝元也不過隻是自然而然,於呼吸之間便可以成就的事情罷了,拂塵一掃,正微頷首,視線卻並不曾放鬆,隻是看著少年道人。
果然,在五炁之中兩炁已得的時候,齊無惑的身上忽而散發出一絲絲純粹無比的金色流光,這一縷縷金色的流光仍舊是屬於齊無惑的,但是其本身位格,還是太高太高了,高渺到了一瞬間將金源炁和火源炁,儘數吞滅的程度。
泰一功體!
那無邊之火彙聚而來,化作了泰一功體身上戰袍的紋路;庚金殺伐兵戈之氣,化作了泰一掌中所持之劍,泰一功體,再得加強,卻無法再維係於齊無惑自身體內。
!!!
少年道人猛地睜開眼睛。
感應本來淡漠威嚴的泰一功體又隱隱有所變化,而自身剛剛彙聚的五炁已然消散,反而是跑到了泰一功體上麵去了,不由訝異:
“這,這是?!”
“果然如此。”
玉清元始天尊拂塵一掃,淡淡道:“一則全,泰一之功體,既已得全,汝所謂的外景五炁,其實也是泰一之內景,會被其吞沒入自身當中。”
“而泰一,也隻是你的三尊化身之一,兩炁為泰一掌控,終究不能讓你自己的真身修持到五炁朝元。”
齊無惑明悟過來正和在和勾陳交鋒時候展現出的特性一樣,泰一具有【全其道】的能力,也就是說,齊無惑吸納的五炁如河流小溪,泰一功體內部已經有對應的大江大河,齊無惑一旦引動這炁入體,隻在瞬間就會會湧入泰一本身已具備的大河之中,無法留存於自身。
玉清元始天尊微有沉吟,淡淡道:“若如此,尋常五炁之法修持,隻能用於泰一功體,卻不能用於你之本體真身上,你越是修持自身,越是會被泰一功體汲取,泰一會越來越強。”
“久而久之,隻會造成泰一功體越發強大而你的本體真身和其差距越來越大,如此千萬年後,留在世上的隻會是泰一神和祂的人間化身,而非是你齊無惑。”
“可知?”
齊無惑看著自己的手掌,陷入沉思。
玉清元始天尊並不曾點破如何破局,隻是語氣平淡道:
“你該如何?”
少年道人緘默許久,忽而詢問道:
“老師,五炁之法,自古都是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入體為炁;雖然說是自古以來,可是,隻能夠是以五行為炁嗎?”
玉清元始天尊眼底有一絲讚賞,淡淡道:“自然不是。”
“核心乃是構築外景天地入吾之體內,選擇五行之炁,隻是因為萬物皆依據五行。”
“如此千百年千萬年間,並無變化,方才如此。”
齊無惑盤膝而坐,前麵道人平淡垂眸,旁邊老鬆,背後泰一法相。
齊無惑道:“泰一功體已得全,隻以五行之炁,不管是再如何純正,都無法逃離泰一的束縛,無法構築內景天地,踏足地仙,是嗎……”
玉清元始天尊道:“是。”
他想要看看眼前這道人是該怎麼樣做。
玉清元始天尊已經準備好了破局之法,非五炁,乃二氣,非五行,乃陰陽。
以陰陽二氣,化衍萬物,修持神通,並不遜色於五炁地仙。
而此法門何處去尋?
雖往日沒有,然三清在此,便是無儘法門,萬般神通!
此刻不提,隻是要看看這弟子能否看出,能否道出玄妙玄通耳。
卻見那少年道人微沉吟道:“若是,弟子仍舊五炁。”
玉清元始天尊看著他。
無喜無怒。
齊無惑展開手:“以泰一之炁為【神】。”
“以【天】【地】【人】【神】【鬼】五【炁】入體,構築內景之六界,可否?”
!!!!!
青鬆之下,玉清元始天尊看著眼前弟子,似失神了一刹。
忽而輕笑。
拂塵掃過,唯此長歎:
“上善者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