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須知靈台方寸山,妙解波若菩提心
錦州齊無惑?!
聽名字,似乎隻是錦州人士,觀世音乃是佛門當代最傑出弟子,修佛法已臻至那些大菩薩都難以超越的地步,被稱之為大士,是為有望大品之境者,但是在其千餘年參佛記憶之中,並不曾有哪一位手段超凡脫俗者,是這樣的名字。
但是那風輕雲淡一拂袖,卻將這僵者至高金毛吼的兵器都給收了。
這金毛吼也是有了真君層次手段,殺伐凶狠得很,道門之中,有如此的真君存世嗎?
觀世音雙手合十,一邊在心中思考著這個名字,詢問道:“阿彌陀佛,不知道齊道長在此何為?為何攔住貧僧的去路?”
道人平和道:“為一緣法,為一故人,為一人間。”
“菩薩來此為何?”
觀世音平和回答道:
“亦為一緣法,亦為一故人,亦為一人間。”
道人體內的【人之炁】頓了頓,忽而以一種熾烈無比的姿態開始燃燒起來,無比渴望無比激烈,似乎是遇到了人道氣運的最關鍵節點之一。
“先前那菩薩出來,小老頭不敢出來,就怕這嗖嗖嗖劍氣刷刷地過去,自己就給您的劍陣給削了,小老兒身死事小,沒有辦法給您報信才是事大啊帝君!”少年道人看著訴苦哀嚎的土地公,微笑道謝,反倒是讓土地公不好意思起來。
觀世音菩薩將方才之事大略說了,隻是掩去了那少年道人談論佛門隱患和菩提樹時的話語。
道人回答道:“並非是點撥,隻是菩薩修持足夠高,足夠厚。”
觀世音菩薩不由心中慨歎,道門之人才濟濟,竟然隻是三清道祖後續傳承之一的嫡傳,就可以有如此的手段和道行,看了一眼藥師琉璃光如來的轉世身所在方向,最終還是放棄,行了一禮,前去追趕被一袖子甩飛了的金毛吼。
我兵器呢?
他手腕微轉,扣住了那金毛吼的手腕,本來打算用了老師的手段,直接以翻天之勢將這金毛吼壓製住,但是就在此刻,其打入內景世界內的雷火流轉,又重新翻卷過來,少年道人忽而心中微動,想到了兩個月前,老師那一拂袖,心念神動,微微抬手。
“若人與我論力時……”
觀世音嗓音溫和,論述了自身鬥法之後,做了總結,道:“是五蘊之感,五根境,凡人之痛苦,大多是從此開始的,若可清淨本能,覓之了不可得,便可見五蘊皆空,五蘊皆空,不受凡塵諸色侵擾,如此是為觀空。”
不知道這袖子是怎麼一掃過去,就把自己的兵器給收了去的?
菩薩回答:“令人人可放下眼耳鼻舌身意諸蘊之苦,不為雜念所侵擾,可知極樂,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無明,亦無無明儘,以至於修持自我,得可超生,可至佛門舍利子。”
承平喜樂。
“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唯那小沙彌,總也是在觀世音菩薩道場修行,方才知道這一關難過,道人站在門口,並非是以身攔截之,而是以法攔之,菩薩欲要過關,需得要論法破之,以佛法無邊廣大令這位不知其身份來曆的道長主動退去,方才算是過關。
“菩薩觀空,亦觀假,也行走於世,不毀滅萬物,隻是如此的話,二者不同又在何處?”
觀世音菩薩道:“那人間道長自號道場方寸山,方寸靈台也,是為心。”
觀世音菩薩歎息道:“今日貧僧,終不得入內,隻是不知,道長知佛門之事,卻又為何要點撥貧僧?”
但是旋即意識到,眼前這位神秘莫測的道人,既然已經在這裡了,那麼代表著的東西就很簡單了,顯而易見,對方也知道此地的特殊,知道那位東方琉璃佛國之主轉世身在此,與其故作遮掩,還不如老老實實地說出來。
……………………
眼前這個佛門年輕菩薩,尚且不知道這一句話的分量。
“帝君,年節了,這娃娃出身不好,長得也醜,可也不能讓他凍死在這裡啊——”
皺緊了眉頭,苦思冥想的觀世音菩薩道:“請說。”
所謂野合,就是與禮法不合,是沒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不曾成婚而結合。
“既然是要回佛國之中清修,卻又為何不去東方淨琉璃佛國,而是前往其餘佛國?為何在藥師琉璃光如來隕滅之時,諸佛沒有動靜,而現在,人間氣運將起,佛道將有爭鬥之時出現……”
菩薩沉默許久。
少年道人笑了笑,隻是回答道:“方寸山中。”
觀世音菩薩緘默許久,道:“諸色,諸相,諸空……”
馬上年節了,他們若是交手的話,這村子恐怕是過不好了。
“我想要詢問,若是觀世音菩薩將藥師琉璃光如來帶走的話,會帶去何處呢?”
金毛吼毛毛躁躁。
磅礴內景皆入了內景世界。
少年道人道:“是如何普度?”
觀世音菩薩緘默許久,看著那少年道人許久,忽福至心靈,道:“請道長明言。”
“吾即為理。”
觀世音菩薩道:“……道長,可是上溯傳承自三清道祖的某一脈之嫡傳?!”
“願救三災,脫四難,離三毒,應二求。”
這是一個尋常道士能做到的事情?!
少年道人道:“觀中。”
道人想了想,嗓音溫和。
“貧僧,見教了。”
一口氣追上去,卻發現已到了那萬裡之外,卻有一名菩薩提著了那金毛吼。
但是齊無惑內景世界無量廣,無量大,泰一功體的根基又是如此的強橫,這一拳下去,當真是轟殺入一片初生宇宙之中,沒有激蕩絲毫的漣漪。
少年道人詢問道:“什麼是無色聲香味觸法?”
百年內才成就了真君無上根基的觀世音菩薩,為諸佛辯經,得藥師琉璃光如來所言,未來成就第一評斷的年輕菩薩垂眸,回答道:“為廣大佛法,前往京城,開壇說法,論述諸佛諸苦諸大願景,唯願普度蒼生。”
袖袍拂過,刹那之間,金毛吼直接被抖出了真身,狂風暴起,動若風雷,堂堂上古凶獸金毛吼,就直接化作一道流光消失不見,飛向極遙遠之處,轉眼之間消失不見,唯獨耳畔聽到了那道人平和聲音。
金毛吼瞳孔收縮,刹那之間麵色驟變。
金毛吼隻覺得一股無與倫比的力量加持在自己的身上。
“卻不知道,能參此道,觀世音可為後世傳承萬古也,當成經文,不知何名?”
三清道祖傳承的某一脈之嫡傳?
觀世音菩薩緘默,雙手合十,道:“今日受道長指點之恩,當是不能入內。”
觀世音菩薩呢喃道:“觀……中?”
尋常的內景世界,恐怕直接會被這一拳的力量給直接打碎,轟裂!
這道人不曾避開這一禮,這位觀世音菩薩看著遠處,卻是知道,今日自己怕是再也難以更進一步了,雖然說若論神通妙法,自己也未必畏懼於誰,但是神通妙法,阻攔的不過隻是物質世界此身的腳步;而此刻,和道人論法一炷香時間,卻在大道之上,攔截於前。
是僧人,不打誑語,開口不曾說謊。
“當為《般若心經》,以傳後世。”
觀世音菩薩雙手合十,道:“原來如此,貧僧知道了。”
卻是一袖子給甩飛到了小須彌山,靈吉菩薩道場,兩位菩薩見禮,靈吉菩薩笑道:“這孽畜,又惹來了道門哪位大能?狂風來此,若非是我有【定風珠】,險些拿不住這甩飛出來的金毛吼。”
少年道人溫和道:“是,以此為三觀,第一觀空,看一切事物皆空;次假,雖知其空,然不毀萬物,仍舊於空中建立一切事;然既不毀萬物,而又不執著於萬物,便是中觀。”
觀世音詢問道:“不知道道長呢?”
觀世音詳細論述自身之佛法,他是當真想要普度蒼生,想要去廣大佛法,心懷慈悲熾熱之光的僧人,隻是那邊的上古大凶之獸金毛吼卻是覺得越發無趣無聊,打著哈欠,一雙眼睛隻是恨恨地盯著那少年道人垂落下道袍。
袖袍一拂,道袍流轉,內景世界之道和天地大道相交。
“隻是,道長是否還有其餘諸事,要貧僧去做……”
他論道已敗了,欲要離開此地;隻是那金毛吼卻是忍耐不住心中的凶悍之心,踏前一步,怒聲嗬斥道:“小牛鼻子,卻是自哪一個妖道手裡,學了這等裝模作樣的歪門邪道,奪了大爺的兵器。”
回答道:“是可觀假,雖知道萬物是空,諸相是空,然不毀萬物,仍舊在空中建立一切事物,是為觀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