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突破,突破!三更求月票)
眾生見佛,剝離佛門佛教之規矩,隻以佛法而便傳天下。
這是要回歸【隻有法】,而【無教派】之最初佛理之姿態,眼前這道人所言,金蟬幾乎恍惚覺得自己出現了幻覺,如眼前所見,是有一碩大菩提樹,枝葉繁茂,衝天而起,無量廣,無量大,隻是樹枝橫生枝節。
樹枝越來越多,越多繁雜,越多茂盛,有飛鳥落於其上,令樹枝低垂。
有毒蛇盤踞於樹乾,令樹木樹枝枯敗,於是人不能近,而此道人,言辭如劍,如同提起劍,劈斬落下,驅散飛鳥,斬斷毒蛇,將那些駁雜的,紛亂的樹枝雜草儘數地斬去,於是令此菩提,複歸於原本的模樣。
且道——
何如?!
金蟬恍恍惚惚,又覺得有當年聽講佛法之感,有這道人所言是一條未曾行走過之道路的感覺,卻又覺得此言過於荒謬,過於地離經叛道,讓久經諸佛之法的他一時間心神震動,不肯同意。
蒼生諸苦,怎可成佛?!
不斷五蘊,不去修行,隻一念在心,怎可成佛?!
不……
不曾有諸大願,不曾有諸大行,怎麼可能有佛之覺悟?
前麵那個道人雙目平和,這個時間和狀態的齊無惑不可持續,但是身處於此狀態之下的他,其境界之高,心境之圓融,堪稱其至今最強,也是最契合道的姿態,隱隱竟給出身跟腳極高的佛前金蟬一種說不出的壓迫感,讓他想要反駁,卻無言反駁。
連一句佛爺都說不出口了。
而那道人竟似是以佛門之他心通,通曉了這金蟬的心中所思,心中所想。
道人指了指天空,道:“汝所言者,泥胎石塑,尋常之寺,怎比得上我這寺廟?”
金蟬喝問道:“不出家,隻在尋常紅塵中,哪裡來的寺廟?”
“自然是有的。”
“寺廟在何處,是什麼模樣?”
道人笑著回答道:“我這寺廟,卻是和你的不同,是以天地山川為寺,以我之身為廟,以紅塵行走為香火供奉,以日常起居為修持,以吾之心清淨為佛,以吾之心中雜念為魔。”
“方寸之間,便是佛國清淨。”
道人頓了頓,看著眼前的僧人,想了想,道:“不若如此,你可願意也入道門兼修?”
哈?!
心中陷入掙紮的金蟬抬起頭,幾乎以為是自己聽錯了,幾乎以為眼前這個道人是再戲弄自己,可看到這道人伸出手,看到他確實是似乎玩笑般道:“修道修佛,皆在一心之中,汝若願意,也可入我方寸山,暫修一二。”
道人注視著眼前輕狂僧人,道:“便也不必更易名號,隻如我道門的規矩和風格一般,重新取一個道號便是,道門道號,有逍遙子,有長春子。”
“汝為金蟬。”
“道號便喚金蟬子。”
“如何?”
金蟬子?
佛前金蟬不答,隻是沉默許久,忽而大笑,道:“看起來真武蕩魔大帝所做所為,和那一十七脈也沒有什麼分彆,不過隻是引人入你道門修行罷了,若此浩瀚大勢,無邊人間,難道就隻有汝之道門,可以傳承。”
“其餘法脈,皆是要被伱們排擠打壓,不得綿延?”
“若是如此的話,這所謂的浩蕩道門,不亦太過於霸道了嗎?!”
“不,我不曾排擠真正的佛法。”
眼前道人的回答讓抓住這一點而狂笑反駁的僧人不由一滯,旋即他見那真武蕩魔起身,朝著自己伸出手來,似乎虛邀,背後是天地,是萬物,是蒼茫人間,道:“人世間從不曾排擠真正的佛法,倒不如說。”
“你,亦是這人間氣運的一部分。”
“既為正法,可助人覺悟,那麼如同百川歸海,汝亦其中之一。”
佛前金蟬忽而感覺到一股說不出的恢弘浩大,他忽然回憶起來曾經在佛前聽法,曾經見諸多典籍的時候,其中曾經記錄有一個問題,問,這世上有兩座一般無二的佛塔,其中每一座佛塔都有十三層,諸般華美。
最高一層可容納一卷書,依次往下,每增加一層,則可容納之書卷暴增十倍,那麼,其中一座佛塔當中,所存放的都是佛陀講述的諸多完美道理,每一層存放的每一卷書,都是一樣的,都是那最完美的佛經,如此存放了一十三層。
而另外一座佛塔之中,佛祖最為完美的經文隻有那麼一卷。
剩下的都是其餘修佛者的記錄,甚至於還有凡夫俗子,普通百姓對於佛法和道理的記錄,那麼,單純從最完美的經文來看,無疑是全部都存放那一卷佛經的最強,可若是說這兩座佛塔的價值——
究竟是十三層中存放的所有書都是那一本的佛塔好。
還是囊括蒼生諸多法,諸多意,諸多念的佛塔更貴重?
金蟬似乎明悟。
“你是要……”
道人此刻和人間契合,心神通明,天人合一,冥冥之中幾乎可以感應到所謂的大道之韻味,於是緩聲道:“三教九流十家諸子。”
“佛門,當為其中之一。”
金蟬心中大激蕩。
凝聚諸法脈在人間?!
不是以人間供養某一家,某一派;而是當真要以百川歸海,融萬法為人世,是以這百家法脈彙聚於人間,以彙聚一大昌盛,金蟬不由在心中構想出了這樣的畫麵——
在這人世間,不同的法脈彼此碰撞,人的靈性閃耀,迸射出過往不曾有的光華,那毫無疑問,不隻是人間的盛世了。
這佛前金蟬忽而後退數步,放聲大笑道:
“哈哈哈,好,好好,好一個太上玄微,好一位真武蕩魔,嘴中似有陰陽,實在是能言善辯,和尚我不如你,但是你所說的,也不過隻是虛假,空口白牙,我卻不信什麼蒼生皆有佛心佛性!”
“我自去一試!自去一試!”
“空口白牙所言,非佛法。”
金蟬雙手合十,硬生生將這道人先前所說諸佛論點都壓下,而後轉過身去,似乎是在逃避,卻不知道是在逃避背後那道人,還是自己方寸心中的神念,佛光流轉,隻是一瞬間就已經衝得極遙遠,不知所蹤。
被西天佛國認為的,為一十七脈佛法開辟在人間存續之道的金蟬似心神受到巨大衝擊,雖然他的心神強大,可以維係住自我,但是卻也是再沒有什麼心思去做先前離開西天佛國之時,對那一十七脈佛承諾諸事。
他要去嘗試,去驗證佛法。
道人不曾強求攔下他。
在金蟬心神慌亂,迅速遠去的那一瞬間,道人似乎感覺到未來的某種定數,已經發生了些微的偏轉。
他沒有在意這些,隻是背對著那心中震蕩漣漪無數的金蟬,邁步朝著神武九州走去,行了片刻,腳步微微一頓,抬起頭,朝著邱龍國的方向望去,見到那個方位,天穹之上,雲氣流轉,似乎有一股清氣衝向天空,四下散開。
是有道門的真修去世了。
去世之後,還將自己的一身修為,複返天地,哺育蒼生。
齊無惑感覺到了自己的玉符被摔碎了,他遠遠望去,眉心似乎有法眼彙聚,他似乎隔著這萬萬裡之遠,也看見了天陽子的選擇,看到了那道人的決定,看到了那陡然老去的道人坦然歸於天地之間了。
對於天陽子的結局,齊無惑心中有哀傷,卻並不會感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