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蓬大真君見狀越是欣喜,撫掌而長笑,誇讚道:“好,好!”
divcass=”ntentadv”“為兄這裡,也沒有什麼問題了。”
“太乙,該你了。”
他側身立於當中,而後看向那邊的十方太乙救苦天尊,後者似乎並不打算出手,隻是礙於這樣的局麵和事情,不得不微笑了下,道:“那麼,無惑,小心了。”
袖袍一掃,一道劍氣流轉而出,雖然不願意出手,但是卻不代表著他當著你出手的時候會收斂自身的手段,這一劍斬出,同樣是將上清一脈劫劍彰顯得淋漓儘致,道人反手扣住了掌中那柄勾陳劍,旋即連鞘揮出。
一劍恢弘,以學自上清大道君諸多劍訣當中最為擅長的一門應對。
劫劍三——誅!
刹那之間,雙劍交錯,劍氣綿延不絕,將太乙救苦天尊之劍術玄妙處,儘數破解,令那澄澈劍光,化作飛塵,徐徐散去,許久方絕,而那柄勾陳劍,則是連鞘落下,飛入手中,劍鳴低沉肅殺,經久不絕。
於是太乙救苦天尊微微笑道:“好,好。”
齊無惑看了一眼被紫金八卦爐給壓了的王靈官,心中若有所悟——若是玄都大法師出手的話,或許還可以單純解釋為這位大師兄是為了試試自己的手,可若是其餘兩位也出招,就不會這麼簡單,微微拱手,道:
“三位道兄,這是……”
玄都大法師袖袍一掃。
但聽得錚然鼎鳴,紫金八卦爐竟然翻轉過來,拿了那性烈如火的王靈官,然後屈指一彈,這紫金八卦爐就已經是衝天而起,困住了王靈官,徑直飛往了玄都觀之中,而玄都大法師微笑垂眸,道:
“老師他們,已在那裡等你許久了。”
齊無惑心中明悟。
果然是老師在等待。
那麼,這三位大師兄以本門絕學出招和自己對了一次,便算是師門的入門儀軌嗎?
道人心中若有所思。
玄都大法師,天蓬大真君,太乙救苦天尊卻已各自讓開道路。
齊無惑走過這裡的時候。
玄都大法師忽而微笑了下,他拱手,神色肅穆,溫和徐朗,道:
“賀道友,踏清淨自在,證我道根基知無為而為,得大逍遙。”
聲如玉石相撞,其音清越。
莊嚴肅穆。
天蓬大真君拱手,神色沉靜,溫和徐緩,道:
“賀道友,得玉清妙法,證六界威儀,知此妙道身,得大莊嚴。”
太乙救苦天尊拂塵一掃,亦是微微躬身相賀,溫和道:
“賀道友,掌劫氣為劍,行眾妙之道,知此清淨法,得大自在。”
三位三清道祖之首徒皆如此言語,最後徐徐道:
“賀道友,可入山門,拜見老師,得長生不滅,證此道不孤!”
聲音平靜,溫和,徐緩,如白玉交錯,自有一番氣度,而前方金色流光落下,仿佛化作了一條通著天空的道路,周圍雲海翻卷徐緩,道人微微頷首,一步一步走上天闕,漸漸遠去了。
三清首徒微微抬眸,看著那道人的背影遠去,神色慨歎。
他終於來到了這裡,終於要拜見老師。
這一甲子,老師等待許久。
而今終於得見,不知是有幾多欣喜,不知是有幾多感慨。
也不知是會賜下何等寶物。
天穹之上,玉色流光,煙霞縹緲,綿延不絕。
道人已至於三十三重天之上的三重天,行走到了最高的大羅天上,此地清淨自在,為玉清元始天尊講道說法之處,往日常常有三清一脈的弟子來往其上,或者拜見道祖,或者聽講道說法,或者與其餘諸道友交流切磋。
能夠有資格和跟腳來到大羅天上聽道的,便是那大羅天仙。
否則縱然是境界足夠,也隻被稱呼為太乙散數。
可知這大羅天之重要,知此地之繁華。
而今卻是空空如也,蘭芝寶樹,珍禽稀鳥仍舊處處可見。
懸空之山,飛瀑之水,裝點左右。
卻不見一人,齊無惑視線掃過左右,唯見那山門一側,一文雅女子等候於此。
她也看見了那青年道人,便是溫和開口喚道:
“太玄師弟,已來了麼?”
齊無惑道:“太元師姐。”
此人正是玉清元始天尊門下弟子,曾經指點齊無惑‘基礎’的玉真太元聖母,而今微笑著讓那道人來此,旋即帶他往前行去,隻見得了前方道路,慢慢行去,所見處處清淨自在,和外界不同。
行過片刻,太元聖母伸出手來,指著前麵一地,道:
“老師並兩位師叔皆在此了,師弟,往後卻要獨行。”
“師姐這一次,就不送你了。”
她微笑止步,而後道:“師尊他們,已等待你許久了。”
已等你許久。
齊無惑神色肅穆,重整衣冠,令此木簪束發,道袍清淨,而後持劍,一步步走入這清淨自在的地方,前方道路雲霞繚繞,隻見有白玉台階,橫亙於空,齊無惑一步步走來,就仿佛是這一步步的行道。
年少時候的初遇太上,拜師道祖。
與大道君結緣,論道於中州。
清玉道人,太元聖母,結廬修行三月。
乃至於諸法脈,諸法門,至於在錦州山上,修持已久。
得傳三位老師真傳。
一步步行來,他終於走到了這裡。
不再是老師下凡去尋他,而是他獨自踏天闕雲霞而來。
非你見我,是我來見你。
以證明,三位老師,眼光無錯。
道人抬起手,推開了道觀的門,仿佛結束了這一路的修持,心境卻自始至終寧靜隻如有風拂過,眼前所見,當中是為玉清元始天尊,左側太上道德天尊,右側上清靈寶天尊,越發映襯著此處空曠悠遠,仿佛與世界分離。
天高雲遠,紅塵已去。
道人拱手行禮,灑脫道:
“弟子齊無惑。”
“拜見老師。”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