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諸劫皆苦,一舟橫渡
佛祖的記憶,亦或者夢境的畫麵仿佛夢幻泡影一般地潰散開來了,最終每一枚飄落的碎片都化作了一枚一枚的菩提樹葉,清淨自在,天地之間,一片蒼茫,如同漆黑無光之地,眼前所見,隻有清淨如水之世界。
腳下步步生出漣漪,前方可以看到一個背影。
齊無惑提著劍站在後麵。
盤膝而坐著的青年睜開眸子,眼底溫和:“你來了。”
齊無惑已經明了了過去現在的諸多變化,佛祖為何早早寂滅的原因——
佛祖選擇端坐於菩提樹下,自身寂滅,以化橫舟,連攜古往今來,讓齊無惑將終劫和諸多後世之變化傳遞過去,而過去之事又將會繼續傳遞下來,如是為閉環,亦如儀軌。
隻是齊無惑在此之前,並不曾想過這些。
看著佛祖背影,他不曾開口詢問為何,在見到佛祖此身決意之後,再詢問為何的理由,都是一種對於這等意誌和決然的侮辱,黑衣的帝君語氣溫和沉靜,回應道:
“貧道,來遲了。”
青年垂目,微笑,似乎一切皆在不言中,溫和道:
“不,不遲,不遲,恰到好處。”
他轉過身來,看著那黑衣配劍的真武帝君,眸子平和,道:“因為道友的存在,那三位應該會提前對於末劫有所準備,想來這六界塵世,仍舊可稱一句安寧,然而安寧,並不可久。”
他伸出手,掌心之中,一朵蓮花浮現出來,其中每一枚蓮花子都如齊無惑所見那一枚,但是卻和那一枚不同,齊無惑曾得到的那一枚內部已經混雜了佛光神韻,而這一朵蓮花之中,蘊含著磅礴無邊,和齊無惑自身根基一脈相承的龐大氣機。
“這是?”
“是太古年代交由貧僧,代代相傳,準備送到道友手中的【利劍】。”
齊無惑並沒有立刻伸出手去拿這一朵散發著磅礴元氣的蓮花,注視著眼前的佛祖,想了想,詢問道:“我的前去和歸來,是【注定】的嗎?”
青年溫和注視著他,搖了搖頭。
佛祖的眼中,看到了兩個時間。
或者說,至少是短暫的兩個命運方向,而兩條命運在齊無惑抵達這裡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變更,最終兩條命運的軌跡,徹底歸於一條,他溫和道:“哪怕是此刻你看到的因果相聯,卻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如此的。”
“開皇末劫天尊看到了終劫,隻是靠著我們並不能夠完成終劫。”
“我們彼此的道路不同,但是卻皆不願意終劫到來。”
“原始天王,開皇末劫天尊,玉宸大道君,選擇在那個時代探索。”
“而貧僧最初坐化於此。是在賭,在賭未來的時代,一定還有【禦尊】的層次,可以發現貧僧留在這裡的神念,然後嘗試接觸,然後在接觸到我記憶之中三清道祖的時候,去告知他們未來之事。”
“是以我為舟橫渡,在賭在這個時代之中,仍舊有雖然具備禦尊之氣,卻又願意橫劍於終劫之前的禦尊。”
青年佛祖語氣輕快:
“很顯然,貧僧賭贏了。”
“閉環的因果,自此締結,你來到這裡,走到這裡,是伱的選擇,禦尊之力的滋生,是你的經曆而成;貧僧選擇化身為舟,是貧僧的選擇;原始天王準備了這令你麵對終劫之劍,是他的選擇。”
“我們三個各自有各自的選擇,也各自有各自要做的事情。”
“卻皆是缺一不可。”
“而我們的目的卻皆是相同的。”
“就仿佛這一朵蓮花,自原始天王而來,他信任我而貧僧等待這些年,貧僧信任著道友,再交給你,彼此攜力,方得正果。”
僧人手掌微動,這一朵蘊含著磅礴元氣的蓮花落在了齊無惑的身前,緩緩轉動,散發出磅礴的神韻,氣息雄渾,齊無惑抬手握住這一物,無量磅礴之元炁升騰於此,蓮花緩緩旋轉。
佛祖溫和道:“道友一身的根基已極為紮實,而原始天王托付貧僧給你的,便是這省卻的萬年修持如雨潤梵中寶樹,能得了幾分,還未可知……但是我相信你,太古年代的原始天王,也相信你。”
“貧僧的職責,也已完成了。”
他盤膝坐在那裡,雙手抬起,就在身前輕輕搭在一起,周圍佛祖的心象世界破碎開來,紛紛擾擾,儘數化作了散落下來的菩提樹葉,菩提樹下,青年佛祖神色溫和,周圍流光逸散,整個佛國僧人都在外麵等候著了。
被波旬蠱惑的阿彌陀佛認出了自己的老師,老邁的阿彌陀佛眼睛一下瞪大了,他踉踉蹌蹌朝著前麵走去,然後似乎是失去了一切力量,忽而一晃,跪坐在地,哽咽道:“我佛,我佛……”
“您回來了。”
“您回來了……”
阿彌陀佛語氣哽咽,淚流滿麵,說不出話來,就仿佛這麼數個劫紀的掙紮都在這個時候,可以鬆了一口氣,肩膀上的重擔似乎就此便鬆緩下來,青年垂眸伸出手輕輕撫摸旁邊老佛的肩膀,道:“辛苦了……”
阿彌陀佛哽咽地說不出話來。
佛祖輕聲道:“我在這些年來,神魂隻留存於這菩提樹下,卻是不能指點你們,今日或許還有些時間,阿彌陀,去將大家都叫來吧。”
阿彌陀佛用袖子擦乾了眼淚,起身朝著外麵而去,他似乎忘記了自己此刻的一身修為,仍如同太古時候最初之年那樣,身子前趨,一路小跑著出去了,而這菩提樹下隻剩下了黑袍玉冠的真武大帝,和盤膝而坐的青年佛祖。
齊無惑看著他,道:“……承載了我等的神魂和意誌交流,你的神魂……”
佛祖微笑道:“嗯,哪怕是有玉宸大道君的存在,讓我的記憶準確地落在了那三位同時出現的時候,可我的神魂還是已經到了極限,或許該要破碎了。”
“但是,破碎之後,亦是新生的開始,我的魂魄不會消失空無,而是會重新回到這個世界之中,或許會化作草木,或許會落在河流之中,或者會落在某一日路過行人的肩膀,這樣想的話,是不是不會那樣悲傷了呢?”
“道友不必因此而覺得歎息歎惋。”
佛祖雙手合十,輕聲道:“世上不會有救下性命更大的善了。”
“渡蒼生過苦海,是最大的善果。”
“我的法在這一刻已得到了圓滿,故而無需要任何的感謝,無需要任何的悲愴。”
生靈勘不破生死輪回,是苦。
但是視蒼生輪回死滅為道,而對於蒼生苦楚死亡等閒觀之,本身即是惡。
於我看來,眾生皆可愛。
所以若有朝一日,大道輪轉,天地開辟,紀元重化的劫難和眼前的生靈為敵的話,我一定會站在生靈這一邊。
齊無惑感覺到了眼前佛祖的道。
佛祖似乎想起來什麼,溫和笑道:“說起來,道友或許還不知道我的跟腳是什麼,我本身是太一開天辟地之後誕生出的天地靈根之一,就是這一株菩提樹,說是什麼佛法,其實我算不得什麼佛祖。”
“我去而未散,所以這一顆菩提樹雖然結果,但是卻自始至終不曾成熟;等我去後,這一顆果實也會成熟,到時候道友若有興趣的話,可以來此拿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