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鄉試下)
第一題寫的很順,嗯,默寫而已,需要賈環費心思的,是想想要怎麼改錯幾個字。
不多時,賈環便在草稿紙上寫出第一題。裝模作樣的一番修改之後,然後工工整整地抄寫在試卷上。
極為順利的第一題,也讓賈環心下大定,接下來第二題第三題,也有如神助,文思泉湧,很快就有了思路。
接下來就是在草稿紙上精雕細琢,認真修改打磨。
大半天的功夫,這三道題目,便全部作答完畢。
接下來,還有第二輪的題目。這一輪需要寫的是經義四首。
這四道題目,照例沒有賈環所熟悉的題目。
不過對第一場考試來說,第一道題目所占的比例最高。
而第一道題目,賈環有著絕對信心。因此,這四道經義題目,賈環答的也是順風順水。
將答卷提交受卷官後,即可拿到名為“照出箋”的竹製出門許可牌。收拾好行李,等待聚集到一定的人數後,就可以結成一隊,開門離開考場。
醒來之後,腦袋仍然有些昏昏沉沉。
全部答完之後,天色也漸漸黑了下來。
第二場考試,就更偏公文寫作一些了,經文題目就隻有五經一道。
晴雯不由問道:“三爺,這次考的如何?”
第二場題目,試以五經一道,並試詔、判、表、誥一道,議論文要求300字以上。
而這一場策論考試,是否了解主考官的喜好就十分重要了。
因此,能夠事先了解主考官的喜好,就至關重要了。
就比方說,假如一道題目策論題目考的是吏治。
對賈環來說,就不需要了,他已經全部答完了題目,並且對答的題目,還是很滿意的。
但是,無奈的是,決定鄉試最終成績的,還是第一場經義考試成績。第三場考試所占比例,尚不足兩成。
這一覺,直接睡到了晚上才醒來。
因此,第三場考試對賈環來說,同樣沒太大難度。
其實兩種觀點都是正確的,很難說哪一種更好。
主考官認為的是官員要以潔身自好為務,你要是按照這個思路去寫,必定能得到主考官的青睞。
而賈環在國子監裡,看過大量的詔、判、表、誥範文,他過目不忘的記憶力,給了他極大的幫助。
出了考場之後,賈環覺得自己整個人都在發飄。
違規稱為“犯貼”,比如越幅(跳過一頁作答)、曳白(全部是白紙)、漏寫(留有幾格未填寫)、汙卷(蠟燭或油燈的汙損)、挖補(為訂正錯字而裁減拚接答卷)等。
策論的五道題目,在範公文集中,都能看到他的為政傾向。
考生將楷書謄寫的答案正文和草稿交到場內的至公堂,各縣分彆處理。
然後,休息一天之後,就隻能苦逼地繼續進考場,開始第二場的考試。
而這一點,對於有著後世思維加成的賈環來說,同樣不難。
晴雯和吉祥兩個丫頭,早端了飯菜上來。
接下來,賈環躺在狹窄的考號裡麵,美滋滋地睡了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