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殿試
第二日,寶玉哭哭啼啼淚眼婆娑,被送往國子監讀書。
和他一起去的,還有整整一大車的行李,其聲勢之浩蕩,比之賈環當初去國子監,有天壤之彆。
賈寶玉去了國子監之後,整座賈府,終於清靜下來。
而賈環也開始琢磨起殿試策論文章來。
殿試策論試題,必和改革有關。
當然了,這並非要參加考試的考生獻改革之策,主要還是討論要不要變革。
就這個試題,有太多的文章可做。
思索許久,賈環也一點點敲定了自己要做的文章。
時間一天天過去,很快便是到了殿試之日。
殿試由內閣預擬,然後呈請皇帝選定。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目的是對會試合格進行區彆、選拔官員等。
其實殿試的主要目的,還是皇帝和禮部官員內閣大學士等爭奪座師資格,避免朝堂出現朋黨之爭。
在鄉試會試中,考中的考生,都要拜主考官為座師。而這種座師門生的關係,將會形成一個龐大的關係網。
久而久之,就會在朝堂形成黨爭。
而殿試的出現,讓所有中試的學子,都是被皇帝錄取,這些考生,也自然就成為天子門生。
他們的座師是天子,而不是朝中的大臣。以後他們也隻需要效忠天子,不會形成朋黨。
這也是當初朱大學士和程大學士閉門不見客的原因所在。
殿試之日,應試者自黎明入,曆經點名、散卷、讚拜、行禮等禮節,然後頒發策題。
製策題目,由皇帝親自出題,題目是時務策一道,題長五六百字,所詢一二事。
起收及中間的書寫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數限製,特彆強調書寫,必須用正體,即所謂“院體”、“館閣體”,字要方正、光園、烏黑、體大。從某種角度來看,書法往往比文章重要。
賈環等學子,早就被教授過宮廷禮儀。當然賈環早就學過的了,嗯,在鹿鳴宴上,他叫公主小妞倒酒,第二日就被崇康帝叫去臭罵了一頓,當時他便學過的了。
入了皇宮之後,三百多考生目不斜視,不敢多看。跟著禮部官員進入保和殿中。
這裡麵早就準備好了桌椅板凳,每個人一張桌子,桌子上寫有學生考號。
進入保和殿之後,考生按照考號尋找自己的位置。
賈環大約是會元的緣故,他的位置就在左側第一張桌。
不多時,一應程序走過,開始頒發策題。
打開卷子,賈環發現,今次考試,隻有一道題目:論: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
這句話選自先秦《商君書、更法》,意思是,治理國家不能隻用一種辦法,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商君書是商鞅所著有存疑),商鞅是變法的先驅者。
皇帝出這一道策論的目的,已經十分明確了。
就是要讓這三百多學子議一議,商鞅說的這句話有沒有道理?我大夏是不是也到了需要變革的時候了?
導向性極強,基本是要讓考生就變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展開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