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這就是你們口中的教化?
想到此處,瓊華正義凜然地說道:“太子殿下,微臣身為翰林院學士,自會克己守禮,日三省其身。”
“微臣對治下佃戶,關懷備至,注重教化。微臣治下佃戶,無不安居樂業,沐浴浩蕩皇恩,無不心存感激。”
太子似笑非笑地看向瓊華問道:“是嗎?那麼本宮再問瓊學士一個問題,不知我大夏佃戶,通常都要繳多少租子呢?”
瓊華淡淡說道:“七成。”
地主收取佃戶租子的比例,並非一成不變,這取決於供求關係。
比方說在大夏剛開國的時期,極少有租賃關係存在。因為那時候,百姓都能從官府那裡分到大量土地。
自家的地還種不過來,誰會去租地種?
而隨著時間推移,人口日繁,土地兼並也隨之開始。
那些失去土地的百姓,就不得不租種地主的地種了。剛開始地多而佃戶少,租子一般在五成。
“而那李大,將本宮拉到他們家糧缸前,拿開缸蓋,裡麵隻有薄薄一層餘糧。他質問本宮如何養活這個孩子?他說若不是沒有半點辦法,狗都不種瓊學士家的地,嗬嗬!”
太子再次冷笑道:“是嗎?然則,如果本宮告訴你,這是本宮親眼所見呢?瓊學士,你覺得本宮是在惡意中傷你嗎?”
瓊華額頭上冷汗越冒越多,他連忙說道:“殿下,我家租子雖然收的多了一成。但微臣十分關心佃戶,我家的佃戶生活富足,自會對朝廷心存感激之情。”
雙方供求關係發生變化,租子也隨之水漲船高。從五成上漲到六成乃至於現今的七成。
但是太子既然問出這個問題,瓊華隱隱間有種預感,太子怕是已經知曉了他家收取的實際分成數字。
太子聽到瓊華的回答,再次問道:“那不知瓊學士家,又收幾成租子呢?”
雖然他完全可以說他家隻收七成租,甚至說成六成。
“六日之前,本宮就暗中去了李家村,也就是你瓊學士佃戶所在的村子。本宮此去,本意隻想為你正名!因為本宮信你是心口如一的好官!清官!”
“嗬嗬!這就是你們口中的感念皇恩?這就是你們嘴裡的教化之功?你們都是我大夏的肱骨之臣啊!你們誰能告訴本宮,你們口口聲聲教化百姓,教化萬民!”
“本宮還曾信了你們的話,以為百姓真的安居樂業,真的感念皇恩。本宮剛去李家村的時候,就問他們,你們幸福嗎?知道他們是怎麼回答本宮的嘛?他們的回答是:幸福個雞子!”
淹溺女嬰,這通常是在災年或者戰亂時候才有的事情啊!
如今大夏四海升平,瓊華的佃戶所在的村子,居然會發生這等駭人聽聞的事情?
而這一旦被證實的話,瓊翰林的清譽,必將被毀於一旦!
瓊華也被驚呆了,他覺得必然是有人惡意中傷他!因為這件事情,他是真的不知道。
而瓊華之所以將租子提高到八成,就是因為現在佃戶多,可供租種的土地少。他不愁沒人租種他的地。
其他地主家都收七成租子,他家收八成,他就是這麼愛護自家佃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