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不祭祖,我就來找你!”
“好像是要玩點什麼中式恐怖。”
洛詩瑤的話,頓時讓幾位舞者們有些無語。
對於這個中式恐怖的定義,還真不太了解。
你要說中式美學,中式民俗,這我懂。
但這恐怖.多少就有點專業不對口了。
“嗨!琢磨啥。”
“咱們去見見他算了,估計他那邊是有想法了的。”
洛詩瑤也懶得想了。
乾脆直接見麵聊。
旋即,眾人便訂好車票。
翌日,便直接趕到了李景霖這邊。
這兩天,李景霖可太忙了。
交代好安保負責人,商業負責人將一些主體架構安排起來後。
終於可以開始研究這慶典內容上的東西了。
而內容,肯定不是一個兩個團體能夠搞得定的。
在這些舞者到來之前,李景霖已經忽悠了不少受害者。
“姐夫~”
“姐夫好~”
除了洛詩瑤以外,這兩男四女的舞者組合,同時對李景霖喊起了姐夫。
當下,就讓洛詩瑤小臉蛋變的紅紅的。
不過,還好,現在多少有了些抵抗力,不至於變成蒸汽姬。
“姐夫,這個中式恐怖,你細說一下?”
“嗯這樣,光說也不太明白,帶你們去見見化妝師就行。”
李景霖嘿嘿一笑。
便忙不迭的給大家帶到了一家服裝店。
進入到服裝店後。
眾人抬起頭,左右看。
越看越覺得不像是啥正經的服裝店。
“這家店以前是賣壽衣的,後來又兼職了恐怖電影的服裝道具提供,隻不過後來恐怖電影被砍了一刀,所以現在也沒啥這方麵的生意,就開始做起了正常的服裝生意。”
李景霖微微一笑。
“不過,老家底啥的都還是有的。”
洛詩瑤眼角抽搐了一下。
好家夥。
上來就要帶我們穿壽衣。
很快。
李景霖一行人走上二樓。
和一位大姐打過招呼後,李景霖便介紹了起來。
“這位是安姐,一直是業內很有名的化妝師。”
“安姐好。”
眾人打了聲招呼。
洛詩瑤眼皮又抖了抖。
總感覺。
這家詭異的店子裡,這化妝師可能也不是化啥正經妝容的.
果然。
眾人聽到安姐笑嗬嗬的說道。
“大家就放心吧,肯定會讓伱們恐怖起來的,絕對是鬼樣子。”
“.”
洛詩瑤僵硬的看了一眼李景霖,眼神中充滿了詢問。
“啊,安姐之前是恐怖電影的化妝師。”
“呼”
洛詩瑤放心了。
起碼,給恐怖電影化妝的。
那總比兼職了入殮師的化妝師好接受一點.
“我現在講講中式恐怖哈!”
趁著幾位姑娘體驗化妝的時候。
李景霖拍拍手,開口說了起來。
“西式的恐怖,是你一眼看過去,就會很邪惡的東西,比方說.吸血鬼,狼人等東西,簡單來說,恐懼的來源是火力不足。”
“但中式的恐怖,與其說是恐怖,不如說是詭異,主打的是反差。”
“比方說喜慶的大紅色嫁衣,隻需要你新娘子動作稍微僵硬一點,臉白一點,再眼角整點血,戴個純黑的美瞳恐怖感就會在反差之下放大。”
“符咒,紮草人.仿佛強大的火力也依然會有無力感,除非徹底核爆。”
細細的解釋之下。
眾人感覺稍微理解了一點。
“懂了,也就是說其實我們不需要多麼做出嚇人的動作,隻需要做點反差詭異的感覺,就會很容易讓人後背發涼?”
“嗯,是的,而且,不需要太強烈的恐懼感,隻是需要你們表現出中式恐怖的詭異氛圍就可以了,慶典,主要還是氣氛與遊樂。”
李景霖笑著點了點頭。
這種東西,真嚇到小孩子了才不好呢。
所以,恐怖感這方麵要拿捏一下。
詭異點可以,但主打的還得是帶點陰森意味的喜慶。
遊樂才是關鍵,一點點的陰森是可以有效刺激情緒,讓愉悅感升級的。
主旨,當然還得是愉悅感。
眾人稍微懂了一些。
頓時,便也有些興奮起來。
拜托,黑燈瞎火裡,清明的時候,跑大街上去遊街。
很酷的好吧!
“最好再來個吹嗩呐的。”
一位男舞者已經開始遐想了起來。
“我就當個僵屍,在棺材裡一趟。”
“好主意。”
“那抬棺的要不要找默?”
“不可能的,大晚上,那就真變成純驚悚了。”
“哈哈。”
你一言,我一語中。
這一個又一個的點子開始迸發出來。
開始完善這完全屬於華夏文化的“百鬼夜行”。
時間過的很快。
最先開展的,是隔壁的櫻花祭。
人是真的很多。
但.參加了櫻花祭的人,在路過正在布置東西的隔壁街道時,卻好奇了起來。
稍加打聽,又看了看附近的宣傳。
聽說清明晚上似乎會有什麼活動慶典。
不少人眼前一亮。
“這是在玩什麼呢?”
“我去,好像有新東西要舉辦的。”
“清明節晚上?”
“誒?看起來有點意思嗷!”
李景霖其實並沒有做太多對線下的宣傳。
主打的就是一個線上與媒體。
提前找好的各種記者,各個錄製拍攝組,以及線上的一些合作平台推廣。
目的隻有一個。
將隔壁櫻花祭造成的影響全麵乾碎,並且徹底給傳統節日的慶典年輕化打個樣!
一轉眼,便已經快到了清明。
清明當天,在街道最外側的入口處,升起了兩盞十分醒目的熱氣球,上麵的小燈泡閃著亮光。
整條街道上的燈光在緩緩的變換著,速度很慢。
暗紅色,暗紫色,到冰冷的藍色,再逐漸轉回暗紅。
此時慶典街道上,活動還未開始。
但來玩的路人已經是熙熙攘攘。
路邊招的商販,有各式各樣的民間小手藝。
雕花,糖畫,糖人,刺繡,紮的小紙人,小紅燈籠,各式各樣的小物件。
每隔一段距離,還能看到各種小吃。
蒿餅,青團,饊子,茶葉蛋,蛋糕,夾心餅,清明粽,清明粿,饃糍,清明粑,乾粥等天南海北,全國各地不同飲食文化,習俗之下的清明節小吃。
最有趣的便是一些飲品店。
用起了看上去就很華夏風的淺寬酒碗,旁邊的酸梅湯上寫著“孟婆湯免費,但一人一份”。
“你咋還來?!你都喝一份了!”
老板瞪著眼睛,看向一個年輕小夥。
小夥撓撓頭,表情費解。
“我不道啊!”
“哈哈哈哈!”
周圍的路人哈哈笑了起來,紛紛加入了互動。
“我也試試這是不是真的。”
“.再來一份。”
“我不道啊!”
“.我還沒問呢。”
“哈哈哈!”
雖然,布置的有點詭異,燈光看上去,還真挺陰間的。
但不得不說。
一點都不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