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河跳下牛背,標定術明明白白,就在城隍廟內。
“爺,它在裡麵嗎?”小牛犢滑動牛蹄,問道。
“在。”秦河點頭。
“我衝進去頂死它!”小牛犢作勢就要衝進去。
一路行來,大王八賣力乾活,存在感滿滿。
它也有危機感了。
現在不表現,萬一哪天爺收了個帶翅膀,那自己怎麼辦?
完全有可能。
水裡遊的,地上跑的都有了,天上飛的那隻是時間問題。
“彆急。”
秦河急忙牽住了它的牛角。
小牛犢一愣,正要詢問。
便見城隍廟中緩緩走出一人。
一身暗黃官袍,厚底皂靴,腰環銀蟒帶,頭戴烏紗帽,棕麵長須,乍一看還以為是哪位官老爺出來了。
然而秦河的望氣術卻明明白白的觀察到,此人身上沒有半點陽氣,陰氣極為凝實。同時,身上還有一股磅礴的官威。
秦河知道,這是遇上陰官了。
城隍爺!
城有兩官,一為陽官,一為陰官。
陽官是皇兒爺封的,大大小小有九品,還有各種加銜。
陰官則是地府閻王派駐的,行走於陰陽之間,劃地而治,幾乎每一座城,都會有分管的城隍,專司察查陰陽兩界的事務。
查察民情、錄寫善惡譜、勾個魂索個命,往陰司送送陰魂,順便驅趕一下膽敢入城的各種鬼,管一管轄地的土地、社官、野神野仙什麼的。
一句話,陽官管活人,陰官管陰魂,雙方各司其職,共管一方。
大黎高祖於紅武二年正月“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
當時的京都南京應天府)的城隍神被封為“承天鑒國司民升福明靈王”,汴、濠、鳩、和、滁等“龍起之地”的城隍亦被封為正一品王爵。
其他府城隍則為“鑒察司民城隍威靈公”,被封為正二品。
州城隍“鑒察司民城隍威靈侯”為正三品。
縣城隍“鑒察司民城隍顯佑伯”為正四品。
這便是城隍雖為陰人,卻有官威的由來。
城隍不僅得到了閻王的派駐,還獲得了朝廷的“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