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藏在一個特色小店的珍貴古董——明代龍紋累絲嵌寶金花瓶
葉天把徐小波送回客棧,就轉身去找秦玨他們。
這古鎮的街道每條都很相似,拐幾個彎就容易轉向。
秦玨也說不清楚他們具體在什麼位置。隻跟葉天說在一家賣風鈴的店裡。
還告訴他這是這裡的唯一一家叫做“布農鈴”的店鋪。
得到了這個線索,葉天找起來也快。
也就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他們三個都逛了好幾條街了。
葉天到的時候,秦玨正拿著一個鈴鐺聽響呢,見葉天過來了,問他:“你是被什麼事絆住了嗎?這麼久才來?你看我們都買了不少東西了。”
葉天見他們每人手裡拎著幾個袋子,說:“碰到一個熟人,幫了個小忙。”
趙德山笑著說:“葉天,你在這裡還有熟人?”
林慧說:“看來葉天的朋友遍布天下嘛,是什麼樣的熟人啊?”
“一個畫畫的,在京城798有個oft,算是青年畫家吧,不過他好像對名聲不是很在乎。原本我還打算要去黔省找他玩的,結果在這裡遇到了。”葉天為了避免他們八卦,直接一口氣全說出來了,“我把他帶到咱們住的客棧去了。那老板小陶可喜歡他了,我估計這會兒追著人家問東問西的呢。”
林慧笑著看了看秦玨,說:“伱看咱們都沒問,人家自己說的這麼清楚。”
秦玨也笑:“畫家啊,跟我也算半個同行吧,等回去好好看看他的畫作。”
她遞給葉天一個風鈴,跟她自己手上的那一個造型不同。
秦玨說:“這家店真有意思,你看這牆上都是明星照片。這家老板叫布農,聽說二十四年以前,他沿著滇藏茶馬古道一路到了拉撒,曆時三個多月,飽經滄桑。他在路上撿起兩塊木板畫上了瀾滄江和梅裡雪山,一路得九位活佛開光保佑,最終一路平安。後來他受這段經曆的啟發,就開了這家布農風鈴店。”
這店裡的風鈴每一個都不完全相同,發出來的聲音也都不一樣。有的低沉濃厚,有的綿長悠揚。
林慧也很喜歡這個店的風格,認真的挑選著,仔細聽著它們的聲音。
這些鈴鐺都是手作品,每一個都很精致,自然標價也不便宜,一個小鈴鐺就要好幾百,大的就得上千了。
葉天說:“這究竟是明星效應還是手作的原因,這地方可不便宜呢。”
秦玨湊過來說:“還有一點,就是故事和寓意。”
這家店還有個二樓,那老板布農如果來店裡,一般就會在二樓。很巧的是,今天他就在店裡。在葉天他們來店裡的時候,還下到一樓看了看。
有遊客認出他是照相框裡的人,紛紛想跟他合照。
還有人問:“老板,你這二樓是乾什麼的啊?也有東西賣嗎?可以上去看看嗎?”
布農說:“二樓是我招待客人的地方,有茶有畫也有一些古董,今天人也不多,大家可以上去隨便看看。”
葉天和趙德山一聽說有古董,自然是非常有興趣了,也跟著那幾個遊客上了樓,留下秦玨和林慧在一樓選選風鈴。
這二樓裝修的也是十分雅致。錯落的擺放著幾個大立櫃,上麵放的也都是造型獨特的器具,牆麵上還掛著幾張字畫。
那些器具有一半是本地的銅器或者陶器,年代長了些,但也不是特彆值錢的東西。其中有兩件還是納西銅器。
葉天問布農:“老板,您這兩件銅器是您個人收藏的嗎?”
布農正在叫店員給客人倒茶,聽到有人問他,便走了過來,對葉天說:“這是納西銅器,非遺產品,是當年這裡的一個傳人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手工打造出來的。我跟那位傳人是多年的好友,這就是他送給我的,如果他的店傳給了他兒子,也在咱們古鎮上,不知道你們路過的時候有沒有看到一個掛著納西銅器牌子的店麵。”
說的正是和善的店鋪,葉天他們上午才經過的。
葉天點點頭,說:“去逛過了,還跟那老板聊了好一會兒。”
布農說:“咱們這個古鎮上雖然有好幾家非遺店鋪,但是每一家都不相同,和善他們家做的算是比較好的了,他也會做生意,好些國外來的都願意到他店裡買東西。他做的那個咖啡壺很有意思,特彆受外國人喜歡,你們瞧,他還送了我兩個。”
說著就指著最下麵的兩個造型彆致的小壺給大家看。
有客人就問:“老板,這個壺你賣嗎?多少錢啊?”
布農一聽這個,笑了,說:“我這個二樓啊,就是我的個人展室,你們要想買這種咖啡壺,可以到納西銅器店去買。”
有人又說了:“老板,你還幫著其他店裡介紹客人啊?不怕他搶了你的生意嗎?”
“嗬嗬,不怕不怕,我們是手作人,更何況他們家還是非遺產品。互相幫助互相推薦,共同進步嘛。”
葉天沒想到這個小鎮上的本地人還很團結。雖然這裡商業化嚴重,但是他們之間卻沒有惡性競爭,這倒是非常難得的。又轉念一想,他們是不同類型的店,每家店都很有特色,也不算競爭者。
又有人找布農說話,葉天就轉身去找趙德山,發現他正在端詳著一個全金色的小花瓶,那瓶身也就高十幾厘米,寬不足10厘米,是個袖珍小花瓶。
瓶子用不同成色的金絲編製而成,正麵鑲嵌著一個立體龍首,極具浮雕感,周圍裝飾祥雲圖案。瓶子頸部兩側各有兩個龍形的折,開口處和瓶足裝飾有祥雲圖案,瓶身鑲嵌寶石。
趙德山自言自語的說:“這應該是一對來著,不知道另外一個在不在他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