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簡直就是一個雜貨鋪啊。”葉天一進來,就感覺眼花繚亂的,“這裡頭還有飾品呢,林姨沒來,她要是來了,肯定很喜歡這裡。”
“她啊,一天也就能跑一個地方。”
國外的古董店,放的最多的還就是華國的瓷器,這說明這些瓷器在這邊最流行,老外彆的不懂,但是對瓷器是情有獨鐘。
這店裡麵為數不多的幾個外國人,一進來不看什麼視頻,餐具,直奔有瓷器的那一片區域。
這個店鋪老板還不是大英人,看長相應該是東南亞地區的,葉天一問,原來他是新家坡人,在大英呆了十來年了。
他說:“這一個月都是大甩賣,把這些壓箱底的東西全都拿出啦賣掉,一個月後房租到期,他就要回國過退休生活了。”
所以這意思就是店裡麵的東西標價很便宜,讓客人儘情的挑選。
這些話還真是挺有用的,店裡的那幾個客人就好像撿了便宜一樣,一出手就是幾件幾件的淘,一個瓷器均價在100磅上下。
這店裡的瓷器大多數都是近代的海撈瓷,沒什麼收藏的價值,品相也都非常一般。還有一些破損的民窯,已經不值什麼錢了。
儘管如此,這些外國人買的還很是開心,似乎對於他們來說,華國的瓷器已經是流行品了,恨不得人人都必須得有一件。
趙德山在另外一邊一個一個的研究著那些瓷器。
葉天先是走馬觀花的逛了一圈,結果就在他想要放棄這些瓷器的時候,忽然發現角落裡有一件瓷器在冒著數字。
“誒?這不就來著了嗎?”
角落裡有一個青花盤,正是清朝的青花纏枝蓮紋盤。
葉天暗自高興,他招呼那個新家坡的老板:“老板,這些瓷器都挺不錯的,你那個給我看看嘛。”
那老板剛招呼完幾個外國佬,聽到葉天喊他,就走過來,把旁邊的幾次瓷器全都搬了出來,說:“你要是買的多,這些我給你算便宜點。”那個蓮紋盤也被一並拿了出來,跟那些海撈瓷器放到了一起。
葉天也不看那個盤子,故意去看一個不值錢的瓷碗,問了一句:
“能有多便宜?”葉天拿起那個海撈瓷器,看著表麵被腐蝕的樣子,說:“這些品相也不太好了,拿回家也就是個念想,要想出手怕沒得賺了。”
那老板說:“這幾個你要都買,給你算80磅。”
“80磅,折算下來一個也要華國幣700多呢。”
葉天算了半天,然後說:“我都要不了,我頂多拿兩個,我們就是來旅遊的,拿這麼多這麼沒發帶回去。”
他的目標就是那一個纏枝蓮紋盤,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不讓老板看出他的心思,以免起了疑心。
又有客人進店,似乎看中了其他的東西,在叫那老板。
老板便對葉天說:“這樣吧,這些東西反正到最後我也不帶回國,你給我100磅,你拿兩個走,再便宜也不行了。”
葉天隻好“為難”的說:“那行吧,我就要這個盤子和我手裡這個吧。”
老板爽快的收了現金,給他把東西用舊報紙包好,裝進了一個硬盒子裡。
這東西到了自己手裡,葉天這才算心裡踏實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