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山問:“你確定沒有人跟你作對嗎?”
這一點葉天倒是沒想到,趙德山的這句話倒是提醒他了,果然是老江湖了。
他左右看了看,除了有幾個來來往往的後勤工作人員,沒有他們鑒定科的人出來,但是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找了個沒人的地方繼續打電話了。
葉天說:“趙叔,您的意思是有人看不慣,暗地裡舉報我?”
趙德山回道:“我隻是猜測,因為以我的經驗,鑒定出錯這種事未必會搞這麼大的陣仗。你想想,你自從去了這個鑒定中心,有沒有人跟你不對付的?”
跟葉天不對付的人,明麵上的不就孫誌海跟他正麵交鋒過嗎?難道是他?
趙德山提醒道:“有些人啊,表麵上看著跟你處處相對,未必是背地裡捅刀子的人,那些表麵上跟你客客氣氣的,卻未必不會在背後搞事。這人心啊,難測的很啊。不過,有真本事在,就算被考核,也不怕。身正不怕影子歪,大不了,你就不給他們乾了唄,反正你也不指著這個吃飯。”
葉天自然是沒有擔心過這個的。
但如果這事真的是背後有人找事,那葉天就不會坐視不管了。有仇不報非君子。
小白在大廳裡找了半天葉天沒找到他人,正要給他打電話呢,見葉天回來了,便說:“天哥,到你了。”
葉天也沒見韓為出來,便問:“韓老師呢?去他辦公室了嗎?”
小白說:“韓老師還在裡麵,你就進去吧。”
還在裡麵?什麼意思啊?兩個人一起考核嗎?
葉天把手機調成了靜音,進了那個辦公室,坐到了“考官們”的對麵。
正對麵就是那個一臉嚴肅的孫處,韓為也坐到了對麵,看來這是考核通過,也加入了“考官們”的隊伍了。
葉天的麵前是厚厚的一本冊子,還有五個盒子。
主任說:“小葉啊,你也彆緊張,儘力而為就好。這本冊子,是咱們孫處帶過來的,上麵的圖片都是各大文物局未經展出的藏品,還有一些是以前剛出土時拍攝的圖片。旁邊的盒子裡是需要你現場鑒定的幾件物件。這考核就分這兩塊,也很簡單。”
簡單?
葉天心想:要不是我有金手指,這算簡單?這厚厚的一本冊子,還隻是圖片,還未經展出的,這任何一個專家都不敢說十拿九穩吧。
孫處說:“行了,那就開始吧。這本書也不是每頁都需要看,我說5個頁數,你就看那5頁的東西即可。之後再現場鑒定。”
葉天說:“好的,沒問題,放馬過來吧。”
“嗯?”對麵的一群老家夥聽到葉天這麼說,全都看向了他。
葉天感覺王孝慶還笑了一下,看過去的時候,臉上又嚴肅了。
他改口說:“不是,我的意思是說咱們這就開始吧,嗬嗬。”
孫處咳嗽了一聲,說:“行了,彆嬉皮笑臉的了,咱們是嚴肅的職業,首先態度上就得端正。”
“是,是。”葉天說。
心裡卻嘀咕:不就是鑒定古董的嗎?你不管怎麼著,鑒定出來真假就行了唄,難不成你這還要看臉色?越嚴肅鑒定的越準?
葉天也懶得跟這老家夥計較,便也不再說什麼。
小白在旁邊放投屏,孫處喊到哪一頁,他這邊就放到哪一頁,讓在座的“考官們”都能看到。
隻聽孫處說:“119頁。”
小白立馬在電子書裡找到了那一頁,展示到了大屏幕上麵。
葉天也翻到了119頁。
這圖片上一個淡青色的瓷器,沒有一點花紋和雕刻裝飾。這一頁上麵還有瓷器的細節圖片,做的相當不錯了。
其實,葉天隻單單看那圖片就知道是什麼東西了,但也假裝看了好久。這才抬起頭來,說:“依我看啊,這是個高古瓷器。”
孫處原本看他琢磨了這麼久,定然是心裡沒數,已經準備好說辭了,忽然聽見他說是高古瓷,便露出了細微的驚訝神色,不過也是一晃而過。
這高古瓷器不比明清瓷器,樣式多,花紋多,受眾麵也多。
研究高古瓷器的算是少數,在國內也不溫不火。
而且這種瓷器比起明清瓷,更好仿製,不易辨彆真假。
高古瓷器一般指的是明清以前的瓷器,古代瓷器的鑒彆一定要以曆史痕跡作依據,提取了具有時代代表性的一些重要的“窯口”瓷器,每個瓷器都對應著一個“窯口”的統一痕跡,在大自然的磨練下所發生的自然變化。
古代瓷器痕跡標本的變化特征,比如從古代釉裡產生平麵連接氣泡痕跡,再到現代表麵密集立體連接氣泡痕跡或者沒有氣泡痕跡,從唐代釉裡痕跡釉變到現代釉麵沒有痕跡特征;從古代釉裡加入瑪瑙和貴重金屬不腐蝕宋代官窯,又到古代釉裡不加入瑪瑙和貴重金屬容易被腐蝕宋代民窯。加入瑪瑙和貴重金屬使瓷器這釉麵溫潤如玉,現代仿古代瓷器沒有溫潤如玉的感覺,這些都是鑒定古代瓷器痕跡的科學理論基礎。
是非常專業的理論知識,這些東西要是讓葉天講,他未必會講的出來,但是單從這個圖片去看真假朝代,那對葉天來說可是再簡單不過了。
葉天說:“這是宋代瓷器,不比唐代的過於華麗,是自然質樸的。”
葉天說完看向了對麵,隻見李仁中和王孝慶點了點頭,韓為好像在閉目養神,另外一個專家葉天今天是第一次見到,戴著一副厚厚的眼鏡,也看不出清楚表情。
孫處說:“下一個吧。”
本來主任臉上也帶著笑容,聽到他這麼一說,趕緊又嚴肅了,說:“下一題。”
隻聽孫處說:“200頁。”
小白又把第200頁的圖片翻了出來。
葉天本來還以為他們會說點什麼,打算裝腔作勢一把,結果石頭撞到了棉花上,對麵一點反饋都沒有。
葉天頓時覺得無趣,虧他還裝模作勢了半天呢。
他翻了200頁,隻見那圖片上是一個圓形的古銅製品,一圈一圈的很像算卦的人手裡的羅盤,不是這個古董行業的人還真的不會知道它叫什麼。
葉天隻看了幾眼,便說:“這是西漢透光鏡。以它的價值來說,應該屬於一級文物。”
之所以叫透光鏡是因為在強光照射下鏡子正麵的圖案就會透過背麵映射在牆上,堪稱最為逆天的古代文物。仿是不好仿的。
葉天明顯感覺到那個厚眼鏡片的專家有了點動作,主任的眼睛更亮了,但是那個孫處仍舊一臉嚴肅,說:“283頁。”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