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大人!此事絕無可能!”
“......”
......
大約半個時辰後,殿門緩緩被推開一半,寒風夾雜著雪花登時擠入殿中。
一個宦官拿著一張小字條走出大殿,將字條交給等在外麵的禮官後便又重新返回殿內。
而禮官則是低頭掃了一眼字條,旋即衝身旁的幾個兵卒點了點頭。
“鐺!鐺!鐺!”
下一刻,震耳欲聾的鼓聲響起,沉悶且厚重。
府衙外瞬間變得騷動,站滿了整條街的人群擁擠在大雪中,仰首屏息等待著什麼。
然後他們便聽到了禮官那波瀾不驚,但分外清晰的聲音。
“懷陵之盟,第一款!”
“兩國暫已議定,自盟約締結之日起,大奉需尊大寧為主國,並割讓九江府、黨平府、密雲府、江夏府,共四府之地歸入大寧疆域,永不可追回!”
“......”
在寧永年的刻意安排下,雙方的談判進度第一時間便被公之於眾。
很難說前者這麼做究竟是出於什麼目的。
反正對大奉百姓而言,很難有人在此時還能保持淡定。
個中滋味除了憤怒之外,更多的或許還是無奈。
“唉,真憋屈!”
“皇上和公主為什麼會答應這樣的條件!”
“行了,已經不錯了,四府之地而已,不算多。”
“而已?!這可是我大奉疆土!!”
“可是朝廷打了敗仗,除了割地求和還能有什麼辦法?若是皇上不答應,你覺得寧永年會怎麼做?”
“這......”
“咦?為何這四府之中沒有咱們懷陵?”
“怎麼?你難道還想做大寧走狗不成?!”
“仁兄莫要誤會,我隻是覺得奇怪,畢竟懷陵府亦處在兩國邊界之上......”
“......”
很快,府衙外的人群便開始或義憤填膺、或長籲短歎的議論起來。
而不論他們是何態度,是悲哀還是清醒,殿中的談判卻都不會受此影響,很快便就繼續進行下去。
談完了領土問題,那接下來肯定就是“賠款”了。
“戰爭賠款”五萬萬兩,三年之內付清。
除此之外,大奉作為藩屬國,每年還要向大寧上貢白銀兩千萬兩、良駒萬匹、細糧千萬石、綢緞牛羊等特產若乾......
相比於“割地”,“賠款”雖然不涉及主權問題,但對於一個國家造成的傷害卻更加直接與凶猛。
畢竟大寧打仗燒錢,大奉同樣也燒錢。
而在國庫已經見底的情況下,那這些巨額賠款便隻能是從老百姓身上剝削而來。
到時候各種繁複苛稅定會層出不窮,百姓民不聊生,進而令大奉進入國力不斷衰退的惡性循環,最終此消彼長,大奉將再也不會是大寧的對手......
這個道理沒人不明白。
不管是閔中光也好、李梧桐也罷,都再清楚不過背負上這樣一個巨大“債務”的後果。
但是不答應又能怎麼辦呢?
因此,在雙方底線沒有產生衝突的情況下,“賠款”的問題同樣談的很快。
司馬從依舊象征性的鬆了鬆口,減少了一萬萬兩賠款。
而閔中光在屢次嘗試無果後,最後便也隻能接受了這樣一個數額。
賠款四萬萬兩,三年之內付清,其餘條件不變......
至此,五個條件已經談妥了兩條。
這兩條可以說既在大奉方麵的預想之中,也都在他們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
甚至李岐、寧永年、李梧桐三人在這個過程中都沒有說過哪怕一句話。
前者是要裝傻,不能說話。
後兩人則是皆知道如今還沒到需要他們說話的時候......
屋外大雪依舊,禮官的聲音又一次響起在懷陵城。
而隨著司馬從在片刻之後平靜的說出第三個條件,殿中的氣氛也終於第一次變得劍拔弩張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