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忍辱負重,臥薪嘗膽。
到現在將生死置之度外。
當李岐決定說出那句“寡人不答應”之時,便知道自己不可能活,也再無可能報仇雪恨。
但是他還是這麼做了。
而如果再結合上此前李梧桐的那一次點頭......
毫無疑問,這對父女對於“國家”這個概念的理解其實相差很大。
在李梧桐的價值觀中,大奉名義上的存在是最重要的。
但在李岐看來,他如果可以棄百萬大奉子民的性命於不顧,那就根本不配做大奉的天子。
所以,他寧可死在懷陵來換懷陵百姓的命,也絕不會用百姓的命來換自己苟活於世。
至於李岐的選擇和李梧桐的選擇哪一個是正確的。
還是那句話,這很難講清楚。
......
殿門未關,大殿之中寒風席卷。
李岐仍直直的站著,身上龍袍破舊,隨風獵獵作響。
一眾大奉官員也已經起身,臉上皆滿是決然之色。
李岐若死,他們定同樣不能活。
但此時卻沒有一人表現出丁點恐懼。
因為正如李岐剛剛說的,他們並非死的沒有意義。
他們的死,恰恰是在告訴所有大奉人——
你們要恨大寧、恨寧永年,你們要反抗到底。
“......”
從默認了李梧桐的決定,到堅定站在李岐這一邊。
這些官員的態度變化無疑說明他們皆明白了怎麼做才是“對”的。
但對於李梧桐而言,這一切變故卻來的太過猝不及防了些。
“父、父皇......”
“為什麼......”
失魂落魄的看向李岐,她茫然問道:“為什麼你要這樣......”
“我、我們可以從頭再來的......”
“隻、隻要大奉不亡,我們一定可以東山再起的......”
“你、你之前不也是這般打算的麼......”
“......”
很明顯,李梧桐到現在還是沒能理解李岐為什麼會這麼做。
而後者也沒有要解釋的意思,隻是看著李梧桐,輕輕歎了口氣。
“唉,桐兒。”
“爹知道你為大奉、為李家、為爹做了很多。”
“但你要知道,有些事是不能讓的。”
“寧永年不會殺你,但若有一天當你再遇到如今日之事時......”
“爹希望你可以不畏死。”
“......”
當爹的勸女兒不要怕死,這句話怎麼聽也有些古怪。
但李梧桐卻一瞬間淚流滿麵。
“好了,莫哭了。”
輕輕拍了拍李梧桐的肩膀,李岐笑了笑。
“日後若是你能再見到魏長天,記得替爹向他問聲好。”
“魏公子幫了大奉很多,更為你做了很多。”
“不管他以後會怎麼對你,都莫要怨恨於他......說到底,是咱們對不起他。”
“記住爹說的話。”
“還有,若是可能,便把爹的屍骨葬在建昌府的忘歸山。”
“就這樣罷......”
“......”
說完最後一句話,李岐便沒有再去看已經哭的泣不成聲的李梧桐,而是抬眼望向一言不發的寧永年。
“怎麼?還沒想好麼?”
......
抬頭看著神色自若的李岐,寧永年仍舊保持著沉默。
雖然李岐已經抱有慷慨赴死的決心,但如今的選擇權其實還是在他手中。
隻是可選的選項並不多。
既然李岐沒傻,那放任他活著無疑是不可能的。
所以現在要麼將李岐殺了,把李梧桐帶走,讓大奉陷入“無主”的混亂。
要麼就是將李岐控製住,對外謊稱大奉答應了第五個條件,讓“劇本”強行繼續下去。
至於既殺人又屠城......李岐此前猜的很對,寧永年其實並不會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