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那五百死去的懸鏡司差役,也隻不過是為了這場大戲必須要犧牲的代價。
以及那條“人各有誌”的留言......
之後的事實證明,在這麼多的鋪墊之下,這場戲確實很成功。
不僅是魏長天,就連楊柳詩、李子木,甚至是全天下的人都認為他真的叛變了。
這當中自然也包含著呂鴻基。
至此,楚先平終於可以“順理成章”的去到大回,接近呂鴻基。
而他費了這麼大的力氣,最終目的自然不隻是單單想要查出湯塵是否是細作而已......
關於接近呂鴻基的目的。
當楚先平試探出呂鴻基是馗龍黃台長老的那一刻起,他就有兩個選擇。
一,將此事告訴魏長天。
二,不說。
很明顯,楚先平選擇的是後者。
其中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在先後接觸過莊之明和呂鴻基,且對馗龍之事越發了解之後,楚先平就越發明白這樣一個古老組織是何等恐怖。
那麼,為了不讓魏長天再次被卷入這樣一場巨大的漩渦之中,楚先平便決定要由自己來解決這一切。
而如何處理呂鴻基,他同樣有兩個選擇。
一,如同莊之明一樣,加以利用。
二,殺了。
考慮到呂鴻基大回天子的身份,以及其可能對新奉戰事產生的影響,楚先平這次依舊選擇了後者。
所以,從他試探出呂鴻基身份的那一天開始,他要做的其實便是殺人......
關於呂鴻基的死。
嚴格來講,呂鴻基是死於莊之明之手。
不過殺人的機會卻完全是由楚先平創造的。
為什麼他要跟呂鴻基做那樣一個唯有乾回大軍戰敗他才會獲利的交易?
為什麼他要屢次“提醒”呂鴻基魏長天不好對付?
為什麼他要幫乾回大軍穩住軍心,不至於在馗龍之人趕到之前就崩潰?
以上這些,隻因為楚先平要讓呂鴻基“相信”一件事——
那就是此戰我未必能贏,甚至極有可能會輸。
一旦呂鴻基真的有了這種顧慮,那他就一定會做兩手準備。
而另一手準備,則隻能是劫走許歲穗......
因此,看起來“擒賊先擒王”的決定是呂鴻基自己做出的,但實際上卻是楚先平在背後推波助瀾。
讓彆人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做出你想要的決定。
相比於湯塵的那一招,或許這才是真正的“控心”之術......
再之後的事就簡單了。
從閆懷清那裡“借”來三千歧路陣法,令莊之明等人早一步等候在皇宮裡。
當呂鴻基果然自以為聰明的跑來了新奉皇宮之後,其實他的結局便已經注定了。
楚先平要做的隻不過是三言兩句救下許歲穗或者李子木,剩下的事自有莊之明來完成。
而等呂鴻基一死,那這場騙過了所有人的大戲也終於得以落下了帷幕。
鑼鼓起風雲,虎嘯龍吟,黃鐘大呂蕩乾坤。
唱念透千鈞,高亢低淳,氍毹天地展昆侖。
大紅色的幕簾緩緩合攏,將戲台上下分隔兩邊。
此時此刻,幕簾後的“戲子”們或許會恍然大悟,亦或有一種被戲弄的憤怒。
幕簾外的“看客”們或許會拍手叫好,亦或仍舊一頭霧水。
而至於這場戲的主角,他則隻是拱手輕聲說了一句——
“公子,便是這樣。”
/72/72460/27046359.htl(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