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初始渾身顫動,在虛影浮現後便一直歸於靜止的孟岩猛地一抖,緊隨而起的嘶喊聲,無情的將女從幸福的體悟中拽進了殘酷的現實。
在她的身旁,那個引動圖騰符文的‘外鄉族人’正麵目猙獰的仰天嘶喊。
“嗡!”
顫鳴、顫動,整個世界一時間仿佛被丟上了震動帶。
晃動。
不僅僅是身體,女巫感覺自己的靈魂都在跟著顫動。
黑。
無法言說的黑在孟岩的眉心,那日那從大山虛影中走出的人點在他眉心的地方
無法言說的黑,或者說是玄,玄色。
是黑又不是黑的玄色光芒在孟岩的眉心亮起毫光。
緊跟著,在外圍焦急啼鳴的金烏不安中,高聳入雲的大山刹那塌縮,如水銀泄地一般,向著下方那處洞穴湧去。
黑黝黝的洞口,一時真如地獄的門戶,開始鯨吞這磅礴的能量。
傻傻分不清現實與夢幻間,女巫的瞳孔中,倒映的外鄉人的後背上一道金色的複雜紋路開始勾勒
人,如人,如一佩戴冠冕的帝王端坐,肅穆威嚴之感陡然而生。
這便是女巫看到符文停止勾勒後,第一時間的想法。
她不知道的是,或者說在萬載歲月中,已經被時間泯滅的傳承中
她們一族所繪畫、傳承的符文中,占據一半位置的那個象形的,早已被歲月扭曲的象形的山字,代表的便是泰山。
而今,她在孟岩背後所見到的正是
蓋聞,
乾坤之內,五嶽者謂之神。
五嶽之中,岱嶽為其祖,莫不應其造化。
生於混沌之初,立自陰陽,鎮乎乾坤之位。
且,五嶽者,古經雲分掌世界人間等事。
東岱嶽泰山者,乃天帝之孫,群靈之府也,在兗州奉符縣,是成興公真人得道之處,長白、梁父二山為副。
嶽神姓歲諱崇,封號“天齊仁聖帝”。岱嶽者,主於世界人民官職及定生死之期,兼注貴賤之分、長短之事也。
後世,據《萬花穀記》記載西王母與上元夫人降漢武帝,帝視其巾器中有小書,乞瞻覽。
母曰“此五嶽真形圖也,乃三天太上所出,諸仙佩之,皆如傳章道士執之,經行山川,百神羣靈,尊奉親迎。豈汝所宜佩乎?”
帝乞不已,與之,藏柏梁台。
晉葛洪於《抱樸子·遐覽》中,亦道:“道書之重者,莫過於三皇文,五嶽真形圖也。古人仙官至人尊秘此道,非有仙名者不可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