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孫水茫!
這個孫水茫還真是林澤的一大勁敵了。
給她代課的林澤竟然有這麼大的壓力。
林澤好奇的是,孫水茫是怎麼給呂知音診斷的,他可不太相信孫水茫能夠一眼就看出來呂知音的天生寒體。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開始上課了,如果你們對我的實力還有些懷疑的話,就歡迎你們上課提問。”
這個建議得到了所有學生的接受,能夠隨時提問來難倒老師,也是一種樂趣。
“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
林澤從《金匱要略》開始,教學生學習中醫診斷學。
吳晴舉起手來,喊“老師”。
這麼快就有問題要問了,證明這是一群喜歡思考的學生。
“吳晴同學,你有什麼疑問?”
“林老師,《金匱要略》我們已經學過了,孫水茫老師最先教的就是《金匱要略》。”
吳晴的這句話一出口,就讓林澤震驚了。
這孫水茫怎麼什麼都走在他的前麵,這還需要林澤做什麼。
“既然《金匱要略》已經學過了,那我就先考你們一個問題,看你們學得怎麼樣。”
林澤一說要提問,所有人都來精神了。
不對啊!
不是傳說中要提問,學生就會埋頭不看老師的嗎?
怎麼這個班級不一樣。
林澤隻認識兩個人,就點了吳晴來回答。
“麻黃加術湯方的藥方是什麼?”
“麻黃二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杏仁七十個去皮尖,白術四兩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取八合,覆取微似汗。”
吳晴能夠很流利地回到林澤的提問,而且藥方的細節也記得很清楚。
“既然大家已經學過了《金匱要略》,那我們接下來學習《湯藥歌》。”
吳晴再次舉起手來。
林澤想,我都還沒開始教《湯藥歌》,你怎麼就有問題了。
“老師,《湯藥歌》我們也學過了。”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湯藥法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就由呂知音同學你來回答。”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在林澤走上講台的時候,呂知音就覺得不妙。
林澤肯定會出什麼問題來為難她的,所以她早就做好了準備,等著林澤的提問。
甚至在上個問題沒有要她回答提問,她還有一些小失落。
不就是湯藥歌嘛!
本小姐五歲就會背了!
《湯藥歌》竟然也教了,這是逼林澤出大招啊!
還就不信拿不下你們了,不就是一群初學中醫的學生嘛!
雖然名義上是在和學生較量,但是實際上是在和孫水茫老師較量。
“我們學習針灸。下節課每個人帶一盒銀針來。這節課先學習針灸的基礎。”
林澤說了這句話後,往吳晴看過去,沒有舉手。
證明這是還沒有學的,可以教。
但是!
呂知音舉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