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醫王!
一場大地震將華夏人民的心都連在了一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華夏的優良傳統。
在新聞報道出梅山大地震的那一刻起,華夏人民的心就都聚集到了梅山市。
梅山市的城區常住人口有五十萬人,地震發生的區域正是城區,傷亡較大。
五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傷亡的統計,全華夏各地救援組已經在路上了。
最積極的是兩類人,一是救援隊伍,二是新聞工作者。
救援工作很重要,不用多說。
新聞工作也一樣重要,他們能夠把災區最真實的情況傳播出來。
讓心係梅山的華夏人了解最新消息,幫助地震災區的民眾尋找親屬。
中醫協會的人也積極參與救援,喬杉正在召集夥伴們開會。
“我提議公司運送一批最新研發的諸葛行軍散到梅山,捐贈給災民。”在抗震救災初期,醫藥物資必然是短缺的,他們送過去的物資能發揮大的作用。
“我們的諸葛行軍散還沒有上市發售,就直接送到災區嗎?”方洋問道。
還沒有上市的產品,是公司的機密,怎麼能夠這樣隨意拿出來捐贈。
由於是喬杉的提議,而且方洋又極為相信喬杉,所以他這是提出一個問題,而不是在反駁。
孟林笑著說道“我想我已經了解了喬杉的用意,你想啊,我們的產品還沒有上市,沒有打開市場,如果通過這次的救災直接推廣宣傳呢,那是不是比我們自己去宣傳效果更直接。”
孟林這麼一說,方洋就懂了,捐贈的藥品物資在外界看來是價值不菲。
但實際上他們也在捐贈的同時做了廣告宣傳,這麼算下來反而是劃得來的。
“你們兩個都沒意見的話,那我就安排下麵運送物資了。”喬杉每次提出什麼建議,都會實行的,他們不需要喬杉去說服,隻需要解釋。
這次解釋都不用了,孟林自己就領悟了。
孟林起身說道“還是我親自跑一趟吧。”
有他這個公司的高層親自前往,那效果自然是不同的。
“讓他們去做就可以了,沒必要你去跑了。”喬杉並不同意讓孟林去。
但是這次孟林和方洋都沒有接受他的建議。
“我和孟林一起去,反正在燕京也沒有什麼事,讓我也去見識一下地震。”方洋說道。
他們兩個都說要親自災區,喬杉也就不再反對了。
他們在辦公室討論支援災區的時候,林澤一行人已經在前往災區的軍用運輸機上了。
這架飛機上運的救援物資以醫藥物資為主,預計晚間能夠到達梅山市。
地震救援是不分晝夜的,在地震後的二十四小時內,是黃金時間。
梅山地震的現場畫麵還沒有看到,林澤還不知道裡麵是什麼狀況了。
雖然在網上有新聞報道,但那都不是中心城區的。
地震後,整個梅山的通訊都斷了,經過三個小時後的搶修,已經實現應急通訊了。
梅山市沒有機場,但是在距離梅山市區三十公裡處,有一個軍用機場。
林澤他們乘坐的飛機,就隻能在軍用機場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