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走到婦人的身邊,蹲著。
一種要誓死守護主人的神情。
在廢墟中的林澤,沒有絲毫的停留,掃蕩了地下一層之後,確認了沒有其他的幸存者後,他便向下一層前進。
要切開看似堅硬的樓板,在林澤的擒龍神劍麵前,沒有任何的難度,何況他還有問道境的修為。
林澤順利切開地下一層和地下二層之間的樓板,挖出一個大洞,跳了下去。
但是這次下降的距離,和林澤想象中的不一樣。
沒有一個完整樓層的距離,比完整的樓層要短。
也就是說在地震的時候,這一層樓被擠壓了。
在地下二層沒有上一層那麼順利,林澤並沒有在這裡感應到任何生命的律動。
他沒有作過多的停留,直奔地下三層,那裡可有李蒼彥的家人困在那裡等待著救援。
林澤一行人已經在梅山市地震現場救援了,而他要帶來的學生呢,也已經準備好了。
經過吳晴和呂知音登記報名人數,全班三十一人,有三十個人報名參加。
剩下那個沒有報名的人就是李蒼彥,但是經過李蒼彥的室友提醒,李蒼彥家就是梅山,於是吳晴自己把李蒼彥的名字加上。
全班在燕京的還有二十九人,分成兩隊,攜帶救援物質前往地震災區。
其中第一批次,在晚上八點出發。
吳晴和呂知音就都在第一批名單中。
八點鐘在百靈藥業的門前集合出發,在出發之前,吳晴需要回家一趟,和她母親吳靈把這件事說清楚。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現在她要遠赴災區了,當然要把這件事和她母親說清楚了。
吳晴知道,她的同學們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和父母說這件事。
他們不是要故意隱瞞什麼,而是不想讓父母擔心。
當吳靈聽到吳晴說她要去梅山市抗震救災的時候,她眼中滿是驚訝,但是看到女兒吳晴明亮的眼眸時,她知道,吳晴已經決定要去了。
而且還是一個很堅毅的決定,已經無法改變,那就隻能支持了。
吳靈支持她女兒去災區抗震救災做誌願者,但是不希望她現在就過去,更不希望她晚上出發。
她心中有疑慮,但是卻沒有說出來,因為她相信,吳晴這麼做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這樣的情況卻沒有發生在呂知音和呂健之間。
因為呂健還要比呂知音先知道她們要去梅山市抗震救災。
呂健雖然自己不去災區了,他不會反對讓呂知音去的,在那裡也許有危險,但是卻對呂知音今後的成長有極大的幫助,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既然這麼有意義,又怎麼能不支持孫女去做呢。
“你們去了後,一定要注意安全,林澤在那邊肯定是非常忙碌的,不一定有時間來保護你們的安全。”呂健唯一的擔心就是學生們的安全了。
在他們出發去災區後,呂健將夜不夢寐,時時刻刻都關注了梅山地震。
“誰要他保護了,我們是去救援的,又不是去被救援的。”呂知音知道此行的意義,也知道她爺爺最關心什麼,但是她可不認為自己什麼時候都需要林澤的保護。
要知道她已經十九歲了,已經成年十一個月了,有保護自己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