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那韓丞相府的姑娘看起來嬌滴滴的模樣,竟然做出引人熊下山,潛入莊子行刺的事情。
更是人都死了,還不放過,收買人手當街破壞人聲譽的事情。
還有,那紫雲社施粥的事情,這位姑娘竟然做出昧下銀錢的事情。
這一個姑娘家,要那麼多銀子做什麼?
大理寺卿覺得,自己有些老了,腦子不太中用了,想不明白。
老了不中用的大理寺卿收到韓明珠被關進去的消息後,眼角跳了跳,對前來報信的於少卿說道,
“哎,我這腰啊,一到春天就整個酸痛,站也站不好,坐也坐不好。”
“這案子,你就聽清河郡王的吩咐,他吩咐什麼,你就做什麼。儘量配合就是。”
於少卿聞言,點點頭,小聲道,“大人,這事既然陛下已經交給清河郡王,自然就和咱們大理寺沒什麼大的乾係了。”
大理寺卿滿意地點點頭。
大理寺關押的都是重大案件的疑犯,一般罪犯就算想要關進大理寺的監牢,都還沒有這個資格。
阿琅坐在外麵喝茶,韓明珠關在裡麵發呆。
阿琅以為韓明珠會大吵大鬨,或是對她高聲怒罵,結果進了這裡以後。
韓明珠一如既往的安靜,隻是臉色有些蒼白,神情看起來有些驚慌。
就在她放下茶盞時,韓明珠忽然抬起頭來看向阿琅,眼裡滿是濃濃地恨意,仿佛他今日所遭受的一切,都是阿琅造成的。
阿琅愣了下,對韓明珠露出一個燦爛的笑臉。
她放下茶盞,緩緩地繞著囚室走了兩圈,語氣不疾不徐,
“我一直想不通,當初顧婉妤雖然恨我,但其實我們也不是不能和平相處的。”
“不論是慈雲庵那八個女孩的命案還是後麵她所作的每件事,其實都有一個推手。”
“而你,就是那個推手,八個女孩,我後來細細的查過,她們或多或少的都曾經表露出愛慕清河郡王之意。”
“也就是說,顧婉妤給你做了替死鬼,真正想要殺人的,是你,韓明珠。”
韓明珠拚命才壓住了冷笑的口吻,“郡主好本事啊。”
“不比韓姑娘聰明,你們韓家個個聰明,施粥捐贈那樣的斂財法子,也不是誰都能想出來的。”
阿琅說著,抬手給自己倒了盞茶。
語氣不急不緩,甚至還有一絲慵懶。
韓明珠一口氣堵在那裡,她還得謝謝誇獎還是怎麼著?
更可恨的是,她現在關在囚牢裡,阿琅卻在外麵不疾不徐地……喝茶!
“郡主,你這又是何必呢?你就算拆穿這些,誰會感激你呢?不會。這個京都,沒有誰的手上是真正乾淨的。”
“郡主這樣的作風,隻會讓其他的豪門,其他有權有勢的大家族,感到唇亡齒寒,視你為洪水猛獸……”
“你真的想好了?這樣對付韓家,是一個討不到好的事。”
“就說陛下,第一個會先拿你,拿明家做眼中釘。”
“這個後果,你能承擔嗎?”
韓明珠知道,自己的家族約莫是放棄她了,否則絕不會讓蕭珩把她帶走。
既然家族得不到幫助,指望不上,那她就要自救。
阿琅不快地皺眉,
“我希望韓姑娘知道,你這樣搜刮彆人的錢財,以騙養己,這樣的事,是沒有轉換餘地的。”
韓明珠,“……”
好像很有正義感的樣子。
可是,誰感激她?
阿琅不想再浪費時間,淡淡地道,
“這事沒完,韓姑娘且慢慢享受吧,韓姑娘也算是聰明有手腕的人,卻偏偏用在歪門邪道上,真是可惜。”
後半句徹底戳痛了韓明珠。
韓明珠麵色大變,正要說什麼,可是阿琅已經轉身走了出去。
絲毫沒有剛剛在韓家的那種蒼白無力。
韓明珠死死盯著阿琅的背影,心底怒意憎意翻湧。
她懂什麼?
顧雲琅懂什麼?
她是韓家的姑娘,那就必須為家族增力。
她是上京最好的姑娘,自然要嫁給最好的人。
那些人,哪裡是真的愛慕蕭珩,不過是看中了蕭珩的皮相而已。
是顧婉妤自己蠢,被她抓住了把柄,反正顧婉妤也要報複阿琅,自己不過是幫了她一把而已。
世上總有一些人自認深情,即使彆人不喜歡他,也要堅持為自己的感情索要一個答案。
若是對方不回答,就是冷漠無情。
哪怕這個人已經有戀人,或者是娘子。
而韓明珠,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韓明珠抓著囚牢的欄杆,卻見阿琅到了轉角的門邊,回轉身,看過來,一字一句說道,
“你問我敢不敢承擔把明家拖下水的後果,剛剛沒回答你,現在我來回答你。
“我敢。殺你,我敢,與你韓家作對,我也敢。”
“現在,我來問你,你敢承擔惹怒我的後果嗎?”
韓明珠緊緊地抿著唇,“顧雲琅,就算我已經被關了進來,可到底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隻可惜那人已經走遠,唯餘清冷嗓音在過道裡回蕩,
“我本不願走到這一步,皆是被你所迫,你我二人,終究是我笑道最後……”
韓明珠狠狠地對著鐵柵欄一擊,沒能把人給叫回來。
她不會就這樣認輸的!
阿琅走出大理寺的大牢,站在廊下吹著冷風,讓身上大牢裡的陰氣吹散的快一些。
青檸跟在她身後,問,“郡主,您沒事吧?韓家那個姑娘罪有應得,讓她想要害你。”
“她造的那些孽,死一百回都不許冤枉。”
阿琅颯然一笑,
“你以為我是為了報複她,又見到她的慘狀,所以空虛、失落、無奈、糾結?”
她搖搖頭,
“人們常說要以德報怨,可是何以報德?我覺得,以德報德,以怨報怨,乃是天下第一暢快的事。”
蕭珩正巧從側邊的廊道裡走過來,正好聽到阿琅的這句話,唇角不禁露出一絲絲的笑意。
抬腳朝阿琅走了過去。
有了人證物證,案子審的很快,幾日後,雅和郡主在莊外遇到人熊襲擊一案真相大白,原來竟因女人的嫉妒。
韓家姑娘愛慕清河郡王,可偏偏清河郡王對雅和郡主溫柔和順,韓家姑娘嫉妒,故而就想了辦法找到一種引人熊下山的藥,引著去了雅和郡主的莊子。
又收買顧家三太太,讓她去正陽大街敗壞雅和郡主的名聲。
至於那個無辜的,被挑斷手筋腳筋,挖去耳口眼鼻的姑娘,和當初轟動一時的慈雲庵八人案一樣。
這些女人都愛慕清河郡王,韓家姑娘不樂意,才讓人殺害她們。
至於紫雲社捐贈施粥的事情,也給了一個解釋,她要找人手,必然就要銀錢,所以這些銀錢都被她挪用了。
至於那些貴女手中的賬冊,則是賬房先生給錯了。
這樣的賬目,必然是有陰陽賬本,賬房先生一個不注意,給出了不該給的賬冊。
你問這些事情韓家人知道不知道?
不知道的!
韓丞相寵愛女兒,把事情都交給女兒去做,沒想到竟然出了這樣的事情。
哦,你還問米倉的事情啊,都是管事的錯。
總之,韓丞相已經閉門思過去了,家事處理好之前,韓家大門不再開。
議政殿內,皇帝放下手中的奏章,拿起證詞,麵色深沉,“既然韓家姑娘如此的心腸歹毒,那就判秋後問斬。”
被派來送證詞的於大人臉色有些微變。
他以為皇帝定然不會相信這種拙劣的理由,沒想到陛下竟然沒有反駁。
隻是收下證詞,看也不看,就定下了處決方式。
於大人想不明白,皇帝這到底是維護還是不維護雅和郡主呢?
若是說維護,那隻就隻揪出一個韓姑娘就放下了。
若說不維護,明明也判了韓家姑娘秋後問斬。
按理說,這樣的案子,判流放的多一些。
問斬,那可是無惡不作,罪大惡極之人才會這樣。
更古怪的是,韓丞相‘得知女兒犯下如此多大罪,不僅在皇帝麵前泣血求罰,還要到雅和郡主,明老大人的跟前負荊請罪。“
他這不包庇女兒,勇於承認錯誤的行為,出人意料地贏得了部分讀書人的讚譽。
原本閉門思過,沒有摘去職務的韓丞相,這會是上了折子,請求皇帝將他丞相的職務給去了。
這一招,同樣惹來讀書人的求情,求皇帝赦免韓丞相的責罰。
畢竟,女兒犯下的錯,不應該由他這個父親來承擔。
世上隻有父債子償,可沒有子債父償的道理。
而韓丞相最後還來了一個,在望月樓,宴請明老大人一家,以及阿琅。
他要親自給他們賠罪。
當著眾人的麵。
此舉,更是為韓丞相贏得不少讚譽。
不過,皇帝對於韓丞相的一係列操作,一一都給了批複。
既然韓丞相如此言辭懇切,又態度誠懇,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那麼,皇帝也就不能辜負了他這麼深刻的認識。
丞相的職務……收回。
至於雅和郡主等人麵前負荊請罪,也批準了。
律法條例,那都是人定出來的,韓丞相起了個好頭,養不教父之過,既然韓丞相承認自己教女不嚴,那就承擔後果。
去明家門前負荊請罪,什麼時候明老大人原諒了他,什麼時候起來。
哦,至於望月樓宴請明老大人和阿琅一家,那也不必了。
老的躺在床上起不來,小的差點被人熊給吃了,嚇的現在還是軟綿綿的。
望月樓吃的就不用吃,去同泰寺做法事給他們壓驚吧。
聖旨一下,所有人都傻眼了!
皇帝這到底是幾個意思?
這是讓明家,讓雅和郡主原諒還是不原諒韓家?
韓丞相,哦不,他的丞相職位給奪回了,如今不過是個普通人家。
不算旁支的話,如今家中官職最大的乃是韓大公子,做翰林院侍講。
不管接沒接受,韓家在這件事上以黯然的姿態退場。
不僅風光不在,還要過得如履薄冰。
隻是,這些還不是阿琅想要的,那份名單,還沒有拿到。
本來,大家都以為這件事就到此為止,沒想到,在朝堂上,一直滯留不去的南疆王忽然請見皇帝。
言明,他要為王世子求娶韓家姑娘,韓明珠。
還請皇帝陛下收回秋後問斬的敕令,將韓明珠賜給王世子做正妃。
為此,還保證,若是能將韓明珠賜予王世子做正妃,南疆願意簽訂此前一直在談,卻談不攏的協議。
同時開放兩國之間的貿易,互通有無……
說起來,南疆雖是草原之地,也有大周所沒有的東西。
那就是南疆的戰馬是出名的好,此前也有賣給大周,不過,那都是商人偷偷摸摸的帶過邊境。
若是兩國商貿開通,到時,不用偷偷摸摸的,更不用花大價錢去買。
看南疆王的意思,就是皇帝不答應不甘休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