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虛閣!
三十年一度的五國會盟大典即將來臨,各國蓄勢待發。
依循舊例,在為期一月的大典上各國皇子六藝爭鋒,即禮、樂、射、禦、書、數。最終拔得頭籌者有權為母國向其餘四國各提出一個條件,但所提出的條件不得與皇位及政治有關。
而經商定,這次的大典時間定在八月份,屆時會在國力最為強盛的百溪國舉行。
時至五月,一同從漠北遊曆歸來的南笙國六皇子扶塵和東淩國三皇子萬俟書,剛到北筱國郊外就在遇上了一個頭發蓬亂,衣衫落拓且渾身是傷,暈倒在路旁的男子。
二人雖貴為皇子,然淡泊名利放達不羈,隻愛山水與奇觀,極其灑脫隨性。身上有幾分江湖氣的他們,見人命懸一線,又豈會見死不救?
故而,扶起那男子,將他帶去了不遠處的一家客棧,請了有名的大夫替他療傷,並精心照料著。
“扶塵,你說這人可是得罪了誰?瞧他那一身的傷疤,看著就有些駭人。他秉性如何,是好是壞也不清楚……”萬俟書瞥了一眼床上躺著的人,有些擔憂的說道。
“等他醒來問問就知道了,何必瞎猜。”扶塵很是淡定。
“也是。”
談話間,那男子輕咳了一聲。二人連忙去到床邊。
“你可有好些?”萬俟書見他睜開了雙眼便詢問著。
臉頰左側有一道刀疤的男子打量著眼前這兩個手持玉扇的年輕公子,看穿著打扮應是富家子弟。隨即強撐著起身,用沙啞的聲音說了句:“多謝二位公子相救。”
“舉手之勞,何足掛齒。”萬俟書收攏玉扇,麵露微笑。
扶塵見他嘴唇乾裂,就去給他倒了一杯水。“給。”
“多謝。”
男子快速接過水,應是渴得厲害,也顧不得形象,直接一飲而儘。
“水還有,你慢點喝。小心嗆著。”萬俟書提醒道。
“讓二位公子見笑了。”男子喝完水後,有些窘迫的笑了笑。
“無妨無妨,你貴庚貴姓?不知我二人該如何稱呼你?”萬俟書對他實在是好奇。
“小人三十二了,姓趙名旭……”
“哦,你年長我二人,就叫趙兄好了…”男子還未說完就被萬俟書給打斷了。
“公子乃是小人的救命恩人,如此稱呼著實是抬舉了……”
“相逢即是緣,長幼有序,應叫趙兄。”扶塵答道。
“就是就是。趙兄為何一身是傷?可否跟我們說說你的故事?”萬俟書還是很關心他那一身傷是從何而來的。
畢竟死道士不死貧道,看熱鬨不嫌事大嘛,他們二人一路遊山玩水的,許久不曾聽說那些恩怨仇殺之事了,委實有些無趣。
隨後,男子便向二人一五一十的道來。
趙旭家在南笙國的一個小村莊裡,父母皆是老實厚道的農人,雖然家境並不富裕,一家人倒也過得其樂融融的。
可是在他七歲那年,不通水性的父親不顧家人反對硬要去河裡捕魚,不幸溺水身亡。母親日日以淚洗麵,不久後也離世了。
一家三口就剩下他孤苦無依一個人。
從此以後,他就靠著乞討為生。村裡人剛開始還挺照顧他,不時給他點吃的。可日子一久,救急不救窮,誰也不再搭理他。
那些小孩嘲笑他是個沒爹沒娘的小乞丐,隔三差五就拿他尋樂。常常被打得遍體鱗傷,路過的大人瞧見了也隻是搖了搖頭冷眼走開,並不製止那些人。
兩年過去了,他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有一次被一個大人騙進了山中,再也找不到出來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