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一條上山的小路,來到了一處大殿,大殿很大,此時大殿之中已經陸續坐滿了人。
最中間擺著一張矮桌,矮桌之上還擺著一香爐,香爐之中插著一根香,那根香輕煙嫋嫋升起,矮桌的對麵一個蒲團,蒲團之上坐著一個老者。
這老者虛發皆白,穿著一身月白色的衣衫,右手之上握著一把折扇,麵露威嚴之色,不怒自威。
下方則是一排一排的紅木質的矮桌,矮桌一邊都有一個蒲團。
此時蒲團之上已經坐滿了不少人,遠遠的望去,恐怕有一百多人。
前排蒲團之上,坐著一個個器宇不凡的青年少女,雖然還有許多空位,但是卻沒有人膽敢去坐,若塵心中有猜測,這些蒲團應該是給那些上一代弟子做的,也就是若塵他們的師兄師姐。
若塵來的晚,便隻好坐在了外圍,至於他的授藝師兄鹿元辰則是走到了前麵,然後坐在了前麵的一個蒲團上。
隨即不再注視若塵,這一點若塵倒是沒有覺得什麼不妥,因為周圍的人也是這樣的,周圍弟子的授藝師兄師姐都不坐在旁邊。
此時那一根香已經燒到了頭,隨即那個老者掃視了一圈眾人,然後平淡的道“可還有塵緣峰的弟子沒有來?”
坐在前排的一眾授藝師兄師姐們掃視了一圈眾人之後紛紛開口道“我帶的人都來了。”
那須發潔白的老者點點頭,隨後緩緩的又插上了一根香,手指之間一搓,出現一點火團,然後將那隻香給點燃了。
隨後滅去指尖火焰,緩緩的開口道“那麼開始上早課了。
今日所講,乃是清靜經,也是修道者的基礎…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說大道是沒有形狀的,但是卻生育了天地,大道無情,照常的運行著日月,不會因為任何人的乾擾而停止。
大道無名,他沒有名,但卻滋養著萬物。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說我也不知道他的名字,於是乎,我隻能強製把它稱之為道。
道隻是我們的定義,故而稱之為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這老者還在滔滔不絕的講著,下麵的人聽得津津有味,因為老者所講的東西是他們平時從來沒有聽到過的,聽上去很是玄妙,但是又不太好理解。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這一句乃是重點。
說人隻有清靜了,天地才能歸於己身,天地,天為乾卦,地為坤卦。
乾卦為先天之火,純陽之清也。
坤卦為先天之水,純陰之濁也。
意思就是說,隻有心靜下來了,才能水火相交,這個水火相交乃是先天的…
先天為乾坤之交,後天的叫做坎離之交…
有一門丹法叫做天元丹法,主修的便是清淨之道。
隨即接下來的這一句是心法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這也是今日所講的重點,也算是一段清心訣。
我輩修士當澄其心而遣其欲,如此才能得真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