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周大夫人和周大老爺也是腦子不好,自己帶女兒參加彆人的宴會,結果女兒爬床,這樣丟臉的事,他們不但不罵女兒給鎮國公府蒙羞,還誇女兒爬的好,找到了好姻緣,這家教,彆人知道了,背地裡還不知道要怎麼嘲笑鎮國公府呢。
沒辦法,雖然周大夫人和周大老爺已經進京幾年了,但兩人還是下位者的思維,覺得能嫁進親王府就是厲害的,不管是用什麼手段進去的,都行。
雖然之前,無論是周大奶奶,還是周老太爺,抑或是周老太爺請來教他們京中潛規則的人,都跟他們說過,大家族都是要臉麵的,有些事不能做,做了會丟臉,但他們還是沒有意識到,還是覺得能嫁進高門大戶都是好的,所以根本不會斥責周三娘做了這樣的事,相反還得意女兒嫁了好人家。
但他們不知道,這樣的行為,就會害了府裡其他姑娘。
這不,周二娘聽說了這事,在夫家被人說了閒話,就氣的跑回了娘家,跟周二夫人哭訴了這個事。
周二夫人之前看周三娘嫁的比自家女兒好,當時就不滿意了,所以這會兒聽了女兒的哭訴,便跟女兒一起,罵周三娘敗壞了門風。
——其實要是她女兒成了親王庶妃,她肯定不會罵,因為她那腦子,跟大房夫妻差不多,也是覺得隻要能嫁的好,無所謂爬不爬床的。
現在罵,不過是因為,她女兒之前沒想到這個好辦法,讓周三娘搶到了好姻緣,心情不爽,所以罵罷了。
一想到家裡三個姑娘,大房兩個姑娘嫁的都比自家姑娘好,周二夫人自然不滿意,便借著這個由頭,罵起了大房,還跟周老太爺提起了這事,讓周老太爺將大房夫妻狠狠罵了一頓,說他們不會教孩子,搞出了這樣的醜事。
大房夫妻一點也不覺得這是醜事,甚至委屈周老太爺怎麼為這個事罵他們,覺得他們女兒聰明,攀上了晉王府,這不是好嗎?
幸好他們沒其他女兒了,要不然他們這樣不思悔改,之後的女兒嫁人時就要倒黴了。
還好琳琅在英王府名聲不錯,所以娘家這個破事,英王府的人就算知道了,也沒誰在她麵前說什麼閒話,頂多私下嘀咕幾句。
當然了,主要也是因為,英王府眼下還在守孝,大家不出門交際,沒跟其他人家一起交流,不交流的話,亂七八糟的消息傳遞也會慢一些,等英王府的人都知道了,這場風波也早就過去了,所以琳琅沒受到多少影響。
當然了,就算受到了影響,琳琅也不會在意就是了,反正也不會讓她如何。
周三娘自以為進了晉王府是享福來了。
剛開始幾天,的確是享福來了,因為晉王妃虛偽,表麵上對她是不錯的。
但很快,她的麻煩就來了——二姑太太的兒子被人攛掇著,上門找晉王要人,說周三娘是他的姬妾,跑了,希望晉王叔能愛護他這個侄子,將他的姬妾還給他。
這個攛掇二姑太太兒子的人,不用說了,自是晉王妃安排的。
自己舉辦宴會,周三娘爬床,她要真不會發怒才怪了,隻是在晉王跟前,她不會表現出來,免得晉王不高興罷了,反手她就調查了周三娘的資料,知道她曾跟過永和郡王的庶子,馬上便派人在二姑太太的兒子跟前攛掇,讓二姑太太的兒子前來找晉王索要姬妾。
她也是會說話的,讓人跟二姑太太的兒子說,能要到人自然好,到時就能弄回去繼續收拾她了,沒要到人也無所謂,起碼也惡心了周三娘,照樣能替他出口氣,百利而無一害。
二姑太太的兒子覺得身邊的下人(也就是晉王妃收買的人)說的不錯,這種無論怎麼做,都不會虧本的事,他哪有不做之理,所以便找到了晉王,說了這樣一番話。
晉王作為親王,什麼樣的美人要不到,還用得著跟一個侄子爭一個長的也不是特彆漂亮的美人?於是當下便答應了。
但他這一答應,可是嚇壞了周三娘。
周三娘不知道這事是晉王妃在背地裡搞的鬼,隻以為是二姑太太的兒子自己的主意,當下在心裡將二姑太太和二姑太太的兒子罵了個半死,罵他們太無恥了,自己嫁人了還不放過自己。
但光罵二姑太太母子也沒用,關鍵是不能真的被晉王送出了府,於是當下便跑到了晉王跟前哭求,讓他不要將她交給二姑太太的兒子,如果晉王不答應,她就撞死在晉王府,說她生是晉王的人,死是晉王的鬼。
她當然不會撞死,但一想到要真被晉王將自己交給了二姑太太的兒子,她將來在永和王府會受到怎樣的折磨,自然覺得死了更好。
而且也怕二姑太太的兒子這次有了防備,自己進了永和王府,就再也逃不掉了,到時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就慘了,她父母就算知道她被晉王送到了永和王府,都不一定能將她救得回去,畢竟到時她成了二姑太太兒子的姬妾,她父母隻怕也不好將她弄回去,免得彆人說她父母做的不對,哪能將嫁了人的女兒再要回去的道理,畢竟那樣的話,以後還有誰敢娶鎮國公府的女兒,到時她父母要怕了這些流言,不敢再索要她,隨她留在永和王府可就糟了。
所以她是肯定不能再進永和王府的,這時便這樣說了。
晉王聽她說的這樣決絕,不由愣了。
對年輕庶妃這樣鐘情自己,晉王自然是覺得自己有魅力,高興,然後便想著,不能讓周三娘死,免得到時沒法跟鎮國公府交代。
於是當下便將周三娘拉了起來,說是感念她一片癡心,讓她不要擔心,他不會將她交出去。
周三娘看晉王打消了主意,這才放下心來。
放下心來之後,自是恨死了二姑太太母子,當下便派人給父母送信,說了這個事,讓他們有機會找二姑太太母子的麻煩。
也不用擔心父母沒能耐找二姑太太母子的麻煩,這不是有周琳琅嘛,她最有主意了,她父母要是沒辦法找二姑太太母子的麻煩,肯定會去找琳琅幫忙的,到時不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