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寧天下!
自李鳳寧登門以來,蕭明堂臉色就沒好看過。蕭明堂的正君丁氏小病幾日後雖然照常管起家務來,可臉色卻一直很差,仿佛沒有好透一般。整間蕭府愈加人心惶惶,底下人雖不知具體原因,卻大略知道事從二公子端宜而起,因此也不敢觸黴頭,縮頭縮腦的樣子顯得更加愁雲慘霧了。
三月十五,大朝過後,蕭府正房。
丁氏本倚在窗下發呆,間或唉聲歎氣幾下,直到貼身小廝輕觸手臂才回過神來。他回頭一望,見是蕭明堂,連忙起身相迎,“您回來了。”
蕭明堂也是滿腹心思,她愣愣地看著她夫君的手,好半晌才“嗯”了聲。
丁氏見她神情不對立時勾動心思,才張口想要說話,又顧忌滿院子的下人好歹忍住了。他跟著蕭明堂進了內室,拿了件深色的袍子過來,侍候他妻主把官袍換下來。
“我記得你哥哥前陣子來過信,說他女兒如今正在說親?”蕭明堂表情裡尤有一絲不忍,卻最終還是狠下心來,“讓端宜嫁過去吧。”
“這,這是怎麼說的?”丁氏手一抖,紫金魚袋掉到地上,可他看也不看一眼,緊緊抓住蕭明堂的衣袖,“是不是,是不是……”
“到現在你還看不出來嗎!”她厲聲一喝,瞪圓了眼睛看向丁氏,“五殿下的意思已經明擺著了,你還想自欺欺人到什麼時候?”
丁氏嘴唇抖著,雖然表情還剩下點期盼,聲音卻抖得更厲害,“我知道端宜不能嫁過去,可,可她也沒說……”
“這種話還要明說?”蕭明堂的表情扭曲了,“你知道她今天在朝上說了什麼?嗯?”不待丁氏反應她大聲喝道“她說要替小殿下擇名師,然後送三王家的女兒進宮陪讀!”
丁氏被吼得愣了下。
“我到今天才算看明白,到底誰才最像先帝。”蕭明堂聲音嘶啞,“平時看著好聲好氣的,這種一出手就要置人死地的狠勁……”她越說到後頭聲音越輕。她也不知道想起什麼,表情裡閃過一絲不太明顯的戰栗。
丁氏像是還沒明白送三王之女進宮陪讀有什麼不好,卻到底還是聽明白了後麵半句。他囁嚅一陣,“那就把端宜送回寧城,好歹是……”
“他昏了頭,你也跟著發昏!”蕭明堂急了,她壓低了聲音,“回到寧城誰還管得住他?他要是不管不顧地就要跟了姓謝的丫頭,整個蕭家都得給他陪葬!”
“不,不會的,端宜他是……”丁氏嚇了一跳,連話都沒說全。
“不會的?”蕭明堂咬牙切齒起來,“他能跟個陌生女人住到一間屋裡,還知道什麼叫廉恥?”她的聲音從牙縫裡擠出來,“你自己想想,這件事但凡傳了出去,今後還有誰敢娶蕭家的兒子,還是誰敢嫁到蕭家來?”
丁氏張了張嘴,卻怎麼都找不到反駁的話。
自有李鳳寧把個孟溪送進府來,蕭明堂和丁氏把蕭令儀和蕭端宜身邊的小侍好一通審問,待知道了蕭端宜這些年做過些什麼,丁氏才會被氣得臥病在床。
“你也彆心軟了。”蕭明堂看了頹然的丁氏,道“慶梧好歹沒人知道他做過些什麼,與你侄女又是表親。咱們多陪送些,日子也能過得好。”
“就不能嫁在安陽……”丁氏想來想去,終究還是不忍,“或許,招那個孟溪做個上門媳婦?”
蕭明堂看著她的夫郎,“那你要怎麼跟彆人說?”頹然歎了口氣,“你要怎麼跟人解釋,端宜為什麼不嫁給五殿下,反而招個上門媳婦?”
一般結親若是說定了,兩家就會各自向親朋好友宣揚一番。一是因為結親是喜事,二也是防著人家不知道,再來問就尷尬了。蕭氏沉寂已久,李鳳寧又是難得的一門好親事,所以很久之前就宣揚開來,誰想如今倒成了作繭自縛了。
說了結親又中止,必然有個悔婚的一方。就算蕭家不說,後頭卻招個上門媳婦,長眼睛的都知道那是怎麼回事了。
家長裡短的事,丁氏反而更清楚些,蕭明堂隻一說他便明白過來。
蕭明堂隻好長歎一聲,“你去勸勸他吧,嫁妝多陪送些就是。”
丁氏黯然,卻也隻能點點頭。
當日稍晚,誠郡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