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取名一事,他也不能乾預。
雖然名字隨便了些,但總歸是有了名。
回府之後,他將這件事說給夫人聽,尚書夫人不日便找了個由頭,邀請郭茵和郭春過府遊玩。
細細一看,郭春長得跟夭折的女兒的確是有幾分相似。
尚書夫人是個通透人,知道郭春是個庶女,若是給她的關注太多,反而不是好事。
所以席間還是對郭茵更加照顧,不過也叮囑下麵的人一定要照顧好郭春。
就是因為這一層的關係,郭敬之與上峰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親近,禮部尚書對他也頗有提點和照顧。
等到他告老還鄉之後,更是向衛殊引薦郭敬之接替自己的位置。
而郭敬之在禮部侍郎的位置上沒有犯過大錯,平日裡做事也都守規矩,衛殊便給了老尚書一個麵子,應允下來。
老尚書在位時,郭敬之對郭春還是頗有青眼的。
不過,這種青眼也就是稍微調整了一下她的待遇,讓她也能參加一些各大宴席,尤其是多多去老尚書家拜訪。
其實在家中,郭春的地位也就比其他的庶女稍微好一點。
比之嫡出的活潑討巧的郭茵,那是天差地彆。
男人呐,有時候就是那麼奇怪。
明明指望著女兒去裝乖賣巧討好上峰,好讓自己能夠仕途平順。
可他又是決計不肯將這樣的心思說出來,更加不會承認的。他隻會認為,自己今日能有如此成就,全部都是努力奮鬥,能力卓絕的結果。
絕不是因為女兒的恩惠。
為了確認這一點,他才會明知郭夫人和郭茵有時候出於嫉妒,不斷的壓榨欺辱三姨娘母女,但隻要不做的太過分,郭敬之都會視而不見!
這男人可怕心狠起來,比女人可要厲害多了。
郭春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
小時候她不懂。
明明老尚書和尚書夫人極為喜愛她,為何每次姐姐比自己拿到的好處都要多。
明明老尚書是因為她才會對父親多有照顧,為何父親都不對自己好一點。
老尚書告老還鄉的時候,曾有意讓自己的孫子定下與郭春的婚事。
那是他最出色的一個孫子。
然而郭夫人卻想將這門婚事安給郭茵,不願意這麼大的便宜讓郭春撿著。
老尚書無奈,隻得作罷。
郭春撚起一顆葡萄送入嘴裡,回想起以前在尚書府的一幕。
那是老尚書告老還鄉之後,郭春和郭茵以及其他的一些名門貴女上門拜訪,老尚書夫人避開眾人,將她偷偷叫過去,端出一碟子葡萄,讓她吃。
郭春撚了一顆後,發現很酸。
老尚書夫人笑著告訴她,彆以為那些顏色深的就甜……並且傳授了她怎麼判斷葡萄甜不甜的辦法。
老尚書夫人出身皇室,雖然是旁支,但這樣的貢品每年都還是能分到一些的。
郭春牢牢的將那個方法記下來,就像是跟自己較勁一樣!
此刻,她將嘴裡的葡萄籽吐出來,輕輕一笑“果然有用的上的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