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不是你該摻和的。”
楊軒說道。
蜀王朱椿是一個喜好讀書和做學問的人,“博綜典籍,容止都雅”,在朝中有“蜀秀才”之稱。
他擅長的是內政。
當然,這並不是說他不懂軍事。
得益於老朱對教育的重視,有明一朝,初代藩王的能力都不弱。
隻是其中有一些人的品性,簡直一言難儘。
楊軒不想讓朱椿參戰,不是覺得他能力不行。
而是朱棣削藩之後,不允許藩王再執掌兵權。
若是答應朱椿參戰,肯定不能讓他當個小卒吧,得給他兵權。
但事後會不會給他帶來麻煩?
朱棣會不會猜忌他?
這誰也不知道。
正是因為考慮到這些,所以楊軒才不同意讓朱椿參戰。
“姐夫,叛軍都已經打到城下了,我身為太祖子嗣,被封為蜀王,又豈能坐視叛軍作亂,而無動於衷?”
“況且,高煦都能參戰,我身為叔叔,又豈能躲在侄子的身後,讓侄子保護。”
“姐夫,我不怕死,你就答應讓我參戰吧!”
朱椿言辭懇切,看著楊軒,眼神中帶著請求。
話說到這一步,楊軒實在是不忍心拒絕。
隻見他歎一口氣,起身對著朱椿道:“也罷。”
“那東麵城牆,我就交給你了。”
“姐夫你就放心吧,隻要我還活著,絕不會讓一個叛軍攻入城中。”朱椿揚起頭認真道。
“彆說這麼不吉利的話。”楊軒道。
隨後,走出大堂,看向跟隨朱椿前來的蜀王府仆從。
“在接下來的守城之戰中,你們務必保護好蜀王。”
“若是蜀王出現意外,你們也都彆活了。”
“是,侯爺。”一眾仆從齊聲道。
“姐夫,事態緊急,我就先上城牆了。”
朱椿笑道。
“保護好自己。”楊軒叮囑了一句,並交給他一道自己簽署的軍令。
“好。”朱椿微微一笑,隨即頭也不回的走了。
朱椿是位賢王,楊軒對他的感觀很不錯。
並不希望他死在戰場上。
……
叛軍在經過糧草被燒的打擊後,士氣並沒有下降多少。
因為叛軍首領已經告訴他們了,唯一的出路就是拿下成//都城。
他們跟著造反,成了反賊,按律是要誅九族的。
普通百姓並不懂法律,當官的說什麼就是什麼。
叛軍首領告訴他們,就算他們投降也沒用,朝廷不會放過他們的。
雖說有人並不相信這話,但他們的聲音很快就會被淹沒。
就這樣在叛軍高層的種種蠱惑手段下,叛軍中的絕大多數百姓,都認為自己沒有了回頭路。
隻能一條道走到黑。
而且一路過來,他們手上所造成的罪孽也不少。
人心中的罪惡被徹底釋放了出來。
所以在聽到攻下成//都城後,所能得到的無數好處,直接就上頭了。
現在站在城牆上,可以看到下方密密麻麻全是人頭。
他們的麵容是猙獰的,嗜血的。
讓人頭皮發麻。
哪怕是身經百戰者,麵對這一情形,也會忍不住心生畏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