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針對脫歡個人給了一些賞賜。
這並不影響草原的局勢。
脫歡還想說什麼,但看到朱瞻基右下方悠閒而坐的楊軒後,便將想說的話,又咽了下去。
他的本意就是有棗沒棗打兩杆子,有收獲更好,沒有也沒什麼。
反正他有自信,用不了幾年,他就能將阿魯台給滅了。
人口,資源等,他比阿魯台都要多。
隻不過因為阿魯台太滑溜了,抓不到。
脫歡謝過朱瞻基,然後又邀請其前往瓦剌做客。
這個麵子,朱瞻基給了。
三天後,朱瞻基帶著楊軒來到了瓦剌大營,兩萬明軍駐紮在了瓦剌大營十裡之外。
一旦出現什麼問題,便能以最快的速度趕來。
在瓦剌大營,朱瞻基受到了最熱烈的歡迎。
脫歡帶著瓦剌部眾叩拜朱瞻基,以表臣服之意。
朱瞻基很開心,大手一揮,又賞賜了瓦剌不少東西,楊軒都沒來得及阻止。
特娘的,這小子是不是飄了……楊軒心裡罵罵咧咧。
不過當眾之下,他也不可能去損害朱瞻基的麵子。
隻能在暗地裡謀劃一下。
隻要這批物資最後沒到瓦剌就可以了。
在瓦剌部待了幾天,還是沒有什麼事情發生。
朱瞻基,還有跟隨而來的一些將領都有些遺憾。
心裡大罵阿魯台太慫了。
這次隻來了兩萬明軍,跑什麼啊!
乾一仗啊!
……
朱瞻基開始返程了。
此次出來的時間也不短了,震懾草原各部的目的已經達到。
按照規劃,回去的路上,朱瞻基還要去各邊關重鎮看一看的。
朱高熾登基後,對邊防問題進行過調整,但是他在位的時間太短了,他頒布的邊防政策有沒有落到實處,不親眼看看,楊軒和朱瞻基都不放心。
就這樣,楊軒、朱瞻基他們一路上走走停停。
了解到了很多,也解決了很多問題。
當然,也砍了一些人。
邊防問題,他還是按照自己老爹當初定下的,以防守為主。
不過在一些細節上,他和楊軒商議了一番,進行了一些調整。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因為,有些問題在京師是看不到的。
所以朱高熾當初的政策,還是有疏漏之處的。
楊軒和朱瞻基此行,也有查缺補漏的目的在。
九月中,眾人終於回到了京師。
朱瞻基給隨行的將領和文官放了幾天假。
但他自己卻沒有假期。
拉著楊軒又一頭紮進了禦書房中。
“此次北巡算是圓滿完成,草原各部不敢進犯大明,邊關一眾將士的軍心也收了回來。”
“軍心穩固,邊防無恙。”
朱瞻基笑著說道。
邊關重鎮,比如說大同、開平等,他或殺,或貶,或調,又或明升暗降,用各種手段,騰出了一些位置。
然後提拔了一批隻忠於自己的年輕將領。
所以朱瞻基才有自信說邊防無恙。
這樣一來,他就能專注於內部,發展大明了。
“現在兵權在手,文官也翻不起花浪。”
“你是不是該考慮考慮後代問題了。”
“你現在可不小了!”
楊軒沒有去打擊朱瞻基,而是說出一個現實問題。
此話一出,朱瞻基的臉色也垮了下來。
這是他不想要兒子嘛?
實在是生不出來啊!
有女兒,說明他那方麵沒有問題。
可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他私下裡召見過太醫,卻也找不出來。
“師叔祖,你就彆催了,我也著急啊!”
朱瞻基垮著臉道。
“此次出去了半年,我知道你憋得不行了,接下來一個月時間,你就住在皇後那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