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是外來人,要融入,要占據領導位置,最好的辦法就是大家都變成自己人。
小老三一個人待了沒多久,朱祁鎡便帶著兒子找到了他。
看著惹人喜愛的重孫子,小老三喜笑顏開。
兒子都沒在身邊又怎樣?孫子和重孫子在就好了。
小老三的到來,在京師引起的波瀾並不大,畢竟這在之前就已經商量好了。
數日之後,在禮部的主持下,小老三前往了長陵。
同時,他還帶上了孫子和重孫子。
得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祖宗在哪裡葬著!
還有就是加強對大明的認同和歸屬感。
他可沒有忘記,自己這一脈的使命——為大明鎮守南洋。
畢竟南詔國孤懸海外,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後代之間的親情也會逐漸淡薄,說不定就會有不肖子孫和大明對上。
趁著自己現在還活著,能多做一點就做多一點。
他可不相信師叔那麼雞賊的一個人一點後手都不會留下。
太遠的事情他管不到,隻希望自己的後代能老老實實堅守使命吧!
不然……
算了,兒孫自有兒孫福!
…
來到長陵,天色已經不早了,而且小老三年紀大了,就先休息一晚,明日了再祭拜。
都已經二十多年沒回來看過了,也不急於這一時。
於是小老三隻能按捺住心中的激動,不過就是晚上沒怎麼睡好,黑眼圈都出來了。
一早,一行人洗漱完畢,做好準備,朝著朱老四和妻子的合葬陵墓而去。
全程都有禮部的官員陪同。
小老三祖孫三人跨進享殿大門,忽的一陣微風拂過他們的臉龐,就像是歡迎他們的到來。
小老三怔了怔,回過神來後抬頭朝前望去。
就隻見桌案上擺放著自己父母的靈位,一應貢品香燭俱全。
而在靈位後方的牆壁上,則掛著父母的畫像。
栩栩如生,就像是真人出現在眼前。
小老三從畫像的風格上輕易就看出,這正是自己師叔的傑作。
因為師叔最擅長的就是畫人了。
小老三深呼吸一口氣,忍住落淚的衝動,快步向前幾步,撲通一聲便跪在了蒲團上。
“爹、娘,孩兒不孝,現在才回來看你們。”
身後的朱祁鎡見狀,也領著兒子默默在小老三身後跪了下來。
牆上,是他們祖宗的畫像。
“爹、娘,孩兒來給你們介紹一下。”平複了一下心情,小老三想起了身後的孫子和重孫子,連忙給父母介紹。
不用小老三叮囑,朱祁鎡便主動領著兒子給太爺爺太奶奶叩首。
見此,小老三眼中閃過一抹滿意。
隨後,小老三又讓孫子和重孫子給父母上了香,燒了紙錢,然後就讓他們去到外麵等候。
陪同的禮部官員也是有眼見的,知道小老三接下來可能和自己的父母說說心裡話了,便悄然退了出去,在外麵等候。
果不其然,時間不長,享殿之中便有抽泣之聲傳出。
現場有上了年紀的官員默默歎了口氣,他們能體會得到小老三此刻的心情。
就比如他們,為官多年,能回到家鄉的次數寥寥無幾,心中對家鄉、對已故父母的那種思念,沒有經曆過的人是無法體會的。
小老三二十多年遠在海外,那種心情可想而知。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小老三終於從享殿出來了。
在場的人能夠清楚的看到,他的眼眶還是紅的。
劇烈的情緒起伏之下,朱祁鎡很關心爺爺的身體,趕忙上前攙扶。
小老三沒有逞強,他現在確實有些累。
在孫子的攙扶下,他走到了陪同前來的禮部侍郎麵前,道:“我想再去看看仁宗和宣宗皇帝,不知可否?”
來都來了,不去看看自己大哥和大侄子,說不過去。
將來去到下麵,大哥和大侄子埋怨自己可就不好了。
禮部侍郎聞言,站在原地思考了一會兒,最後還是答應了下來。
這是人之常情!
“多謝!”小老三道了聲謝。
“王爺是否先歇息一下?”禮部侍郎擔心小老三的身體,道。
若是小老三出了問題,回去之後他是要被問責的。
“不必了,我在轎子上休息一會兒就好了。”小老三擺擺手拒絕了。
見小老三態度堅決,禮部侍郎隻好答應下來。
小老三身份尊貴,他也不敢強迫。
就這樣,小老三乘著轎子,其他人步行,一同前往朱高熾的獻陵。
獻陵的規模要比長陵小一點,畢竟朱高熾是兒子,陵墓的規格不能超過自己的老子。
就比如朱瞻基的景陵規模要比獻陵小,朱祁鎮的裕陵要比朱瞻基的景陵小。
每一代皇帝的陵墓都要比是上一代的小。
不能超過自己老子。
比如現在京師的皇宮,就要比金陵皇宮要小。
哪怕是在這方麵,朱棣也不敢超過自己老子。
來到獻陵,還是在享殿,小老三把孫子和重孫子給自家大哥介紹了一下,隨後又讓孫子和重孫子給大哥上香磕頭。
完事兒後就讓他們出去,自己留下陪著大哥說說話。
“大哥,我回來了!”他跪在蒲團上,開口說道。
“我不是個好弟弟,這麼多年都沒有回來看過你。”
“上次回來也沒來看你。”
“你想罵我就罵吧!”
“……”
“這些年在海外,我發現自己年齡越大,就越是想家。”
“想爹娘,想你,還想老二。”
“尤其是這兩年,常常想起小時候的事。”
“你和老二一直把我護在身後,那時候,我們兄弟多好啊!”
“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一切就都變了。”
“我們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現在想想,後悔啊!”
“放眼望去,身邊已經沒幾個可以好好說話的人了。”
“大哥,你要是還活著,該多好啊!”
“大哥,你那麼好的一個人,怎麼就走的那麼早呢?”
“……”
“大哥,我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