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每個月給官員發放俸祿的時候就能夠在京師看到有官員或者官員家中的人背著一袋子胡椒等物在街上叫賣,然後用賣出去的錢來購買米麵糧油等生活必需品。
因為鄭和下西洋,開拓航線,很多外來物品大量進入大明,胡椒香料等物的價格持續降低,而朝廷還在按照原來的價格進行折色。
這樣最後算下來,官員的俸祿就打了折扣,甚至可以說是打了骨折。
永樂一朝用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發動戰爭,大興土木等等,朱老四就用這樣的辦法省錢。
楊軒也是吃過這樣的虧的。
不過因為其平時並不關心這些,所以有一段時間並沒有發現。
後來發現後,仔細算了算,朱老四用這個辦法坑了他好多的錢。
要知道,他的爵位俸祿一年就有幾千兩白銀,再加上身上的其他職位,以及安慶作為公主的俸祿,一年下來,好幾萬兩白銀呢!
氣的楊軒差點衝進皇宮給朱老四一頓揍,還是在安慶的勸說下,他才選擇進宮和師姐告狀。
最後一起商議了一下,廢除折色,采用實發。
不過,因為朝廷的財政支出實在太大,折中了一下,七成真金白銀,三成寶鈔。
好在寶鈔在市場上的價值很穩定,貶值在計劃之內,大家也都接受了這個辦法。
後麵隨著朝廷財政收入增加,經濟好轉,又調整了幾次俸祿,哪怕物價在海外白銀進入大明而導致物價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漲,朝廷最底層的官員也能憑借俸祿衣食無憂。
當然,這裡還是要說一下,給官員發放的寶鈔並不是按照麵值,而是按照市場上的價值發放的。
不然麵值一貫的寶鈔在市場上隻能購買到五錢的物品,這不就相當於一半的錢被搶了嗎?
這楊軒肯定是不願做的,沒有讓朱老四的小心思如願。
從來都是他搶彆人的錢,什麼時候輪到彆人搶他的了?
哪怕是朱老四也不行。
如今,給大明將士的俸祿都是真金白銀,這些刀口上舔血的兵痞隻認真金白銀。
但是上麵將領吃空餉,喝兵血的情況是屢禁不止。
京營就在京師駐紮,在天子腳下,情況倒也不嚴重。
但是在距離京師遠的地方,朝廷看不到,這種情況就比較嚴重了。
尤其是邊軍,地方衛所。
但是邊軍因為在邊境上,要經常與敵人作戰,上麵的將領需要下麵的將士打仗,不會剝削的太過分,再加上作戰偶爾還能繳獲一些,還有首級記錄軍功,將士們也能堅持下去。
而地方衛所的情況就很嚴重了。
上麵的將領將普通士兵的土地兼並,使普通士兵成為他們的佃戶,恨不得將底層士卒敲骨吸髓。
這些地方的將領已經不能算是朝廷的將領了,他們可以看成是領著朝廷俸祿的地主,軍閥。
一直以來,楊軒對於軍隊,兵權都是慎之又慎,有些東西能不碰就不碰。
但如今他已經沒有那麼多的顧慮了。
此番發行新幣,不僅僅是為了方便大明的經濟發展,還有就是為對軍隊動手而提前做準備。
這個計劃,朝中沒有人知道,他也隻和於謙說起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