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後世之君最後的財源,最後的保障!”朱見深也是認真的看著於謙說道。
他能聽出於謙話語中的一片愛國之情。
見此,於謙點點頭,不再多說。
隻要朱見深知道皇莊的重要性便好。
隨後,於謙便轉而說起了朝中的這次新政。
“不知陛下看出沒有,楊軒這次不惜得罪孔家,天下讀書人,哪怕殺的人頭滾滾,目的何在?”
朱見深聞言,也是下意識思索了起來。
廢除官紳不納糧特權,施行新的稅製,這一切,好像都是在針對土地。
朱見深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他受於謙的言傳身教,又親自體驗民間疾苦。
他發現,新政的目的,好像隻有一個——土地兼並。
朱見深看著於謙,說出了自己的答案。
“陛下說的沒錯。”
“就是遏製土地兼並!”
於謙點點頭,繼續道:
“咱們這一路走來,也和不少農人聊過。”
“大明的糧食產量提升之後,原先因為推行攤丁入畝而製定的稅製已經對遏製土地兼並沒有多少作用了。”
“這二三十年來,兼並之風盛行。”
“明明大明的糧食越來越多了,可百姓卻沒有了地。”
“如此下去,我大明還是會走上曆朝曆代的老路。”
“陛下親政之後,肯定會有人跟陛下建議恢複官紳不納糧的特權,這是太祖所定下的。”
“所以到時候陛下所麵臨的壓力一點也不小。”
“需提前做好準備!”於謙提醒朱見深。
“可這畢竟是祖製,我應該怎麼辦才好?”朱見深問道。
“那陛下也恢複祖製,貪汙六十兩及其以上者,剝皮萱草!”
“滿朝文武,沒有幾個是無辜的。”
“就拿冰敬炭敬來說,若要追究的話,這也算是貪汙受賄。”
“君不見,太祖時期怎麼就沒有冰敬炭敬。”
“先生,我明白了!”朱見深點點頭,眼中閃過堅定的光芒。
親眼見識到了民間疾苦之後,他也對貪官汙吏恨了起來。
不說和他祖宗一樣恨吧,但容忍度絕對比仁宗宣宗低的多。
可以想象,待朱見深穩固皇位之後,成化朝的官員們要遭老罪了!
“當然,也不可逼迫過甚。”
“常言道,堵不如疏。”
“隻要給他們指明一條賺錢的路子,讓他們不至於將目光一直停留在土地上,也能夠應對此事。”於謙緩緩說道。
“看來先生已經有辦法了!”朱見深眼前一亮。
“沒錯。”於謙微微一笑。
心中卻是想起了楊軒派人給他送來的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