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中,寂靜無聲。
朱祐樘、李東陽、劉健、謝遷四人的神色都嚴肅了下來。
朱祐樘從小就接受正統皇家教育,李東陽三人也是從小就讀聖賢書的正統讀書人。
他們無法想象,有朝一日華夏大地上都是黑不溜秋的顏色,哪怕他們說著漢話也不行。
蠻夷就是蠻夷,豈能和天朝上國的百姓相提並論?
李東陽三人相視一眼,皆是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嚴肅和意外。
沒想到平時那麼不靠譜的太子也會正經起來,而且所說之事,事關大明未來。
“陛下,臣以為,為保我漢家血脈不受汙染,應將所有昆侖奴驅趕出去。”謝遷開口,直接一刀切。
“不可,此法太過激進,如今民間使用昆侖奴者不知凡幾,若貿然下令驅逐,必然會引起動亂。”李東陽當即說道。
“那也比我漢家血脈遭受汙染強。”謝遷說道,堅持自己的意見。
兩人就這樣當著朱祐樘的麵直接吵了起來,誰也說服不了誰。
“劉閣老,你的意見呢?”這時,李東陽和謝遷都看向了劉健。
劉健心中有些不悅,你們吵就吵,扯上自己乾什麼。
不過,既然問到自己了,那自己也應該表個態。
而且,陛下也還看著自己呢!
於是就見劉健朝著朱祐樘行了一禮,隨即說道:“陛下,依臣之見,如今我等要做的,應當是先調查一番,看看情況是否如太子殿下所說的那樣。”
“然後根據真實情況製定律法,杜絕後患。”
“說到底,我們現在還不知道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在這裡吵來吵去有什麼用?”
“應當從事實出發!”
劉健緩緩說道。
朱祐樘聞言,輕輕點頭。
“老成謀國之言!”
隨後,朱祐樘又將目光轉移到了朱厚照的身上。
“照兒,既然此事是你先發現的,那不知你可願前去調查?”
“兒臣願意!”朱厚照當即答應下來。
去調查的話,是不是就意味著自不用上課了?
“好,那此事就交給照兒你了!”朱祐樘笑著說道。
“謝父皇!”
而李東陽三人見此,卻是欲言又止。
如此重要的事,豈能交給太子殿下一個十三歲的孩子?
不過,這最終的決定權在陛下手中,陛下想讓誰負責,就讓誰負責。
“照兒,父皇相信你是想把事情做好,但是你畢竟還年輕,此事又事關重大。”
“你不妨先說說你打算怎麼做,父皇也可以幫你把把關。”
“正好三位閣老也在,也可以幫忙查缺補漏。”朱祐樘看著兒子又道。
聽到這話,朱厚照低眉沉思起來。
剛剛答應的有些快了,具體要怎麼做,他還沒有想好。
朱祐樘幾人看著朱厚照,也沒有急著催促。
隻見朱厚照一隻手背在身後,一隻手摸著下巴,原地踱步起來,這副模樣,倒是讓得在場幾人期待起來。
好一會兒之後,朱厚照忽然停下腳步,目光從李東陽三人身上掃過,最後停在了自己父皇身上。
“父皇,兒臣打算先以清查在大明的昆侖奴數量的名義進行調查。”
“將所有的昆侖奴登記造冊,如此也方便追根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