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雖然把事情交給了兒子去做,但兒子畢竟才十三歲,沒有多少經驗。
於是,便派了不少人去幫助兒子。
清查人口本就是戶部的職責。
朱祐樘直接派了一個侍郎幫助兒子,並從戶部調派了不少人手。
此外,暗中調查亂象的事,還是錦衣衛和東廠來,畢竟專業對口。
就這樣,這件事一直持續到了弘治十七年才有了結果。
弘治十七年四月初,朝廷針對境內的昆侖奴製定了相應的律法,相應的公文,也陸續下發至各州府。
規定入境的昆侖奴必須嚴加排查,有病的不許入境,有生育能力的也不行。
對於境內所有的昆侖奴需登記造冊,有死亡的,也需要在官府報備。
另外對於一些亂象,也有相應的律法,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雖然根據調查的結果,這些亂象還不足以威脅大明的社稷,但若是不管的話,遲早會釀成大禍。
如今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出於保護漢家血脈,防患於未然。
東宮。
朱厚照換好衣服,站在鏡子前,欣賞著自己帥氣的容顏。
半年多將近一年的時間過去,朱厚照的個子又竄了一節,雖然麵容依然稚嫩,但整個人肉眼可見的成熟了許多。
經曆的事情多了,自然就成熟了。
簡單整理了一下衣服,朱厚照轉過身,喊了一聲:“張永,跟爺出去一趟!”
“是,殿下!”張永一蹦一跳的走了過來,一隻手還在穿著靴子。
“下次快點!”朱厚照瞥了一眼張永,嫌棄道。
張永彎著腰,賠著笑,認著錯。
“行了,趕緊走吧!”
“有一段時間沒見老楊了,也不知道他有沒有想我?”朱厚照嘴裡念叨著,帶著張永離開了東宮。
劉瑾看著朱厚照又帶著張永出了宮,心中越發對張永不順眼。
…
又是臨近收獲的時節,百姓們在為夏收做著準備,楊軒的醫館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
朱厚照帶著張永過來的時候,楊軒正教柱子給病人把脈診斷呢!
醫術想要學到精通,沒有長時間的積累是不行的。
柱子跟著楊軒也才一年多將近兩年的時間。
能照著《赤腳醫生手冊》給病人看病就可以了。
楊軒不可能花上幾十年的時間去培養他去,相逢即是緣,在楊軒的醫館關門之前,能學到多少,全看他的造化。
當然,楊軒也會用心去教。
“老楊,想我沒有?”朱厚照邁步走進醫館,朝著楊軒走去,臉上笑嘻嘻的。
“沒有!”楊軒瞥了一眼朱厚照,淡淡回複。
“傷心了老楊!”
“我可是一直有想你的。”朱厚照表情誇張,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行了,彆耍寶了,沒看到我這會兒正忙著呢麼?”楊軒心中有些無語。
不過,心中對朱厚照這一年時間的成長還是有些欣慰的。
自從接下任務之後,朱厚照來他這裡的次數屈指可數。
說實話,忽然看到朱厚照,楊軒心中還是有些開心的。
隻是這小家夥的這個嘴啊!
屬實是讓人無奈。
‘老楊’也是叫的越來越順口了。
朱厚照嘿嘿一笑,也不把自己當外人,就在櫃台前的椅子上坐下,眼睛四下打量起來。
等到忙完手上的事,楊軒讓柱子在前麵繼續看著,他招呼著和朱厚照去了後麵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