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一過萬,無邊無際。
指揮數十萬人行軍打仗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徐光祚雖然在西域曆練了幾年時間,但讓他指揮數十萬大軍,顯然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
這第一局的兵棋推演被楊軒出其不意的斬首而結束。
還好徐光祚的心理接受能力強,並沒有直接懷疑自己的能力,而是覺得是自己大意了,要求再來一局。
對此,楊軒自然沒有什麼不樂意的。
想要讓徐光祚對自己心服口服,那就得以絕對的實力將之碾壓。
第二局,楊軒依舊扮演的是北元陣營。
他深知,拉開陣勢與明軍硬碰硬的話是極其不智的。
因為雙方的裝備差距是很大的。
還有眾多火器。
隻能采取出其不意的辦法。
楊軒充分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和徐光祚打起遊擊。
同時派出遊騎,阻止徐光祚向後方傳遞消息。
帶著他們在漠北兜圈子,逐步消耗他們。
畢竟五十萬兵馬,人吃馬嚼一天就得消耗大量糧草。
而且消耗的不僅僅是糧草,還有士氣。
這第二局最後的結果就是徐光祚被楊軒給拖垮,最後主力儘失。
“對付騎兵最好的還是騎兵,五十萬大軍,步軍、後勤保障人員就占了大多數,嚴重影響了大軍的機動性。”
“而且你從頭到尾都被我牽著鼻子,戰局一直被我牢牢把控,失敗是注定的。”楊軒看著徐光祚,緩緩開口道。
說到底,還是徐光祚的能力指揮不了數十萬大軍。
曆史上,能指揮數十萬,上百萬規模的大兵團作戰之人,很少很少。
除卻極少數天賦極佳者,其他都需要一場場殘酷的戰爭曆練。
“這一次,你來扮演北元陣營,我來扮演明軍!”楊軒再次說道。
徐光祚點點頭,沒有說話,但認同了楊軒的建議。
扮演北元陣營的徐光祚,模仿楊軒的戰法,不正麵野戰,選擇利用騎兵的機動性襲擾。
針對於此,楊軒一開始就選擇全力絞殺徐光祚的斥候,讓他變成瞎子、聾子。
然後趁著夜色,派出一支騎兵,脫離主力,直搗對方老巢。
而他則繼續率領主力,吸引徐光祚的主力。
侯然又再次趁著夜色的掩護,派出一支騎兵,遊弋在戰場外圍,等待戰機。
為了掩護兩支騎兵,楊軒自然也會安排假的騎兵。
幾十萬人,少個一兩萬人是很難發覺的。
更何況,楊軒一開始就選擇了戰場信息遮斷,對方探查不清楚楊軒的真實情況。
為吸引敵軍主力決戰,楊軒又主動賣出破綻,以損失一部分糧草輜重為代價,讓徐光祚覺得自己是強弩之末,主動率領主力和自己決戰。
他這麼安排是算好了時間,決戰的時候,正好老巢被偷襲的消息傳過來,可以讓徐光祚軍心大亂。
這個時候,他提前派出去的那支遊弋在戰場外圍的騎兵從徐光祚背後殺出來,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最終,徐光祚主力被消滅,隻有一些漏網之魚逃脫。
在草原上,想要全殲一支騎兵本來就是很難的。
這樣的戰果已經是非常可以了。
再次失敗,徐光祚失魂落魄,怔怔失神,開始懷疑起自己了。
一旁的徐鵬舉也是目瞪口呆,不可置信。
在他看來,自己堂哥的指揮沒有出什麼問題,主要是楊軒詭計多端。
“你不必有什麼失落的,你畢竟還年輕,沒有指揮過這麼大規模的戰事,失敗也是可以理解的,以後多多學習曆練就好了。”
楊軒出聲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