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十八年,五月十八日,大吉。
大明朝立國以來,皇帝還活著就禪位給太子,這還是頭一遭。
就算是放眼過往的曆朝曆代,也是極為罕見。
這一天,整個京師都充滿了嚴肅。
皇城內外,禁軍將士嚴陣以待,還有錦衣衛列隊巡邏。
奉天殿前的廣場上,在京的文武百官赫然在列,站的整整齊齊。
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嚴肅。
他們即將見證曆史。
“陛下駕到!”隨著太監尖銳的聲音響起,朱祐樘在蕭敬的攙扶下緩緩出現在了百官的麵前。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廣場上的文武百官齊聲道。
“平身!”朱祐樘看著下方的百官,緩緩開口。
“謝陛下!”百官起身。
在蕭敬的攙扶下,朱祐樘坐在了龍椅上。
隨後,他看著下方的百官,緩緩開口:“朕禦極十八載,夙興夜寐,兢兢業業,不敢懈怠,唯恐辜負列位先帝,幸,十八載來,朕沒有成為昏君。”
“而今,朕因積勞成疾,已無力再掌管國事,然國事之重,不可懈怠,朕決意禪位於皇太子。”
說完自己退位的原因,朱祐樘看向了身旁的蕭敬示意。
後者會意,隨即大聲道:“傳皇太子厚照!”
聲音傳遞下去。
很快,朱厚照便穿著嶄新的冠冕服出現在了禦階下方。
“兒臣參見父皇!”
“平身!”
“謝父皇!”
朱厚照起身,其神色嚴肅認真,完全不見平日裡頑劣的模樣。
接著,朱祐樘的目光就轉向了下方六部方向的一名官員身上。
“王侍郎,就由你來宣讀詔書吧!”
“臣遵旨!”禮部右侍郎王華出班應道。
隻見他拾階而上,來到朱祐樘麵前。
蕭敬雙手捧著詔書,交給王華。
後者恭敬接過,然後朝著朱祐樘行了一禮,後退到朱祐樘的側麵,才轉身麵向百官。
王華神色嚴肅,在百官的注視下,緩緩打開了詔書。
此詔書乃禪位詔書,由翰林院起草。
王華先是快速掃了一眼,接著便開始宣讀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以菲薄之身,承列聖之洪基,臨禦天下十有八載,夙夜兢惕,唯恐不克負荷,上負祖宗之托,下愧黎庶之望。奈何天不假年,沉屙久滯,氣血衰微,神思昏聵,於國事日感力不從心。念神器至重,豈可因朕一身之疾,而累社稷之安?今仰稽天命,俯順輿情,決意效法古聖先賢,傳位於皇太子,以固國本,以安四海。
皇太子厚照,元良天縱,睿智夙成,孝友溫文,德彰內外。
朕親撫育,早立東宮,習經史以明道,參政務以知艱。其才器深弘,仁恕克承,足堪托付。茲恪遵太祖成憲,授以大寶,俾即皇帝位,以嗣祖宗大統。
其以明年正月朔旦,改元“正德”,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新君踐祚,當敬天法祖,勤政愛民,任賢納諫,保泰持盈。內外文武群臣,其同心輔弼,共扶幼主,恪守職分,務俾朝綱整肅,海宇乂安。
朕退居深宮,靜養沉屙,不複預聞政事。
凡一應禮儀典章,悉由禮部俱儀以聞。大赦天下,除十惡不赦之罪,鹹與維新。布告臣民,體朕至意。
欽此!
弘治十八年五月十八日】
隨著王華宣讀完詔書,下方的百官齊聲道:“臣等遵旨!”
這是早就商量好的事,現在隻不過在走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