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有於謙,有故攝政王力挽狂瀾,這一次可沒有了。
皇帝真要是出點意外,這大明的天可就要塌了。
李東陽更是眼前一黑。
造孽啊,大明怎麼就攤上了這麼一個皇帝?
就算是憲宗皇帝頻頻發動戰爭,但也沒想著親征啊!
而這時,劉瑾已經快要將旨意宣讀完了。
“封朱壽為威武大將軍,統領大軍討伐北元小王子!”
“欽此!”
“臣朱壽領旨!”朱厚照學著平時官員領旨的樣子領旨,還彆說,他學的挺像的。
就在劉瑾從禦階側麵走下來準備將聖旨交到朱厚照手中的時候,一名官員忽然出聲:
“慢!”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有哪一位皇帝曾做過如此荒唐的舉動?”
“列位大人惜命,某願,死諫!”
說罷,便一頭朝著殿內的柱子撞去。
這倒是個忠臣!
隻不過,朱厚照麵無表情,進行完最後的流程。
因為想要通過常規手段收回兵權,困難重重。
這次出兵,前期能正常進行,是因為朱厚照讓百官推薦領軍人選,從而麻痹百官。
要知道,他讓百官推薦人選,他們推薦的人選,肯定是他們自己人,或者親近他們的人。
到時候就算打了勝仗,也隻會提升他們在朝中的話語權,擴大他們的勢力,從而進一步削弱皇權。
所以朱厚照也隻能用這種荒唐的舉動來獲得兵權。
自古君臣之間的矛盾,便是圍繞著權、利二字。
朱厚照想要做事,就必須集權。
這要是換做幾十年前,楊軒坐朝的時候,百官屁都不敢放一個。
因為他會殺光所有的反對者,他不是一個會遵守規則的人。
但今時不同往日,世界格局正在變化,大明不能落後,所以內部就得穩定。
不能再像以前那麼激進了。
一切都得遵守規則。
朱厚照領完旨意,也不管百官的反應,轉身徑直離開了奉天殿。
而劉瑾看著百官,心中冷笑一聲,拂袖離開。
百官看著內閣的李東陽三人,激動異常。
“李閣老,當務之急,我等還是趕緊請太上皇出來勸說陛下!”
“不能放任陛下如此荒唐下去!”
李東陽環視著百官,眼睛微閉。
心情更是無比複雜,他是個極其聰明的人。
短短片刻之間,便意識到,朱厚照此舉,為的是兵權。
自弘治朝開始,十餘年來,文官集團對兵權滲透的極為嚴重。
朱祐樘想要調兵,根本做不到自己父皇那樣容易。
他隻能將所有人的利益綁到一起,如此才能獲得百官支持出兵。
就拿征討倭國來說,受損的不僅僅是大明在那裡的礦產,還有百官的利益。
不然百官怎麼可能支持大明出兵?
畢竟大軍的後勤保障等,都是離不開文官的。
還有征討女真,朱祐樘也是暗中使手段讓百官的利益受到損失,才獲得他們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