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通過劉瑾,達成了不少目的。
很多事情,他這個皇帝去做的話,就會站到群臣的對立麵,加劇君臣之間的矛盾,所以就需要有一個人來給他背鍋,而劉瑾就是朱厚照推出來背鍋的。
首先,朱厚照利用劉瑾,調整了官製。
大明發展至今,一百多年的時間,冗官現象不容忽視,他們領著俸祿,卻不乾實事,而且因為增添的多餘官職,使得有些部門變得臃腫,行政效率低下。
為提高行政效率,節省開支,必須裁革冗餘的官員。
通過劉瑾的手,這短短數年時間,裁革的官員多達數百位。
其二,抑製恩蔭。
一百多年的時間,官員封贈和群臣蔭子數量越來越多,已經對朝廷造成了一定的負擔。
朱厚照任用劉瑾抑製恩蔭主要就集中在這兩個方麵。
在官員封贈方麵,縮小了文官和勳戚的加贈範圍。
從洪武二十一年到正德元年,文職官員一品到五品,隻要是有功績的,都可以加贈。
想想看,百多年的時間,會有多少人?
所以劉瑾縮小了文官和勳戚的加贈範圍,即正一品、從一品有功績的可以加贈,正二品到正五品之間,無論政績如何,都不予加贈。
勳臣須有軍功、文職二品以上須政績顯著,才可加贈。
如果政績平平,則無論品級高低,所有官員一律不予加贈。
而在群臣蔭子方麵,則製定了更加嚴格的標準,並且還令有司對以往的舊例進行清查並上奏。
其三,翰林官調部屬、外任。
此次改變,由吏部擬定名單,由皇帝裁決,不少翰林官員被調任為部屬官、地方官。
其四,整頓官僚隊伍。
懲治閒散不好好上班和貪汙及濫用驛傳的官員。
其五,調整科舉名額。
如鄉試和會試名額,概括來說就是增加北方名額,減少南方名額。
對南北方早已形成的文化格局造成一定的衝擊,激發北方學子的學習熱情,促進北方文化和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
以上,屬於是政//治方麵。
在財政方麵。
其一,盤查錢糧。
這自然是查出了不少的問題,不少地方糧草黴爛,軍事儲備缺失等。
對於涉事官員,也是給予了嚴懲。
其二,嚴禁鹽商囤積。
食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有商人囤積居奇,意圖謀取巨額利潤,儘管朝廷已經三令五申,還是有商人以身試法,對此,朝廷也是進行了嚴厲的打擊。
其三,清丈屯田。
這方麵每隔一段時間就得清查一番,畢竟人心中的貪念是止不住的,時間一長,總會有人以身試法,鋌而走險。
其四,革罷年例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