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物價也是比較高的!
“楊兄久等了!”唐伯虎歉意道。
“無妨!”楊軒放下茶盞,擺擺手。
“伯虎兄,你與令夫人的故事可是一段佳話啊,我在街上打聽你這裡的時候可沒少聽說,能否說說你與令夫人是怎麼認識的嗎?”楊軒笑著問道。
他這話沒有其他意思,就是單純的好奇他們夫妻的故事。
雖然已經從唐申那裡聽說過了,但唐申的話帶有這個時代的人們的偏見以及個人主觀意見。
他還是想聽聽唐伯虎本人是怎麼說的。
“九娘啊……”聽到楊軒的話,唐伯虎不由陷入了回憶之中。
沈九娘生於蘇/州,是弘治年間的名妓,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氣質端莊文雅。
雖身陷風塵,但才情出眾,在蘇/州文人圈中深受敬重。
弘治十五年唐伯虎遠遊歸來,身患重病,楊軒為他醫治好後,便分彆前往了京師。
弘治十六年唐伯虎與弟弟唐申分家,此後靠賣畫為生,所得之財皆用來縱情聲色,流連於青樓之中了。
就是在這期間唐伯虎與沈九娘相識。
而這個時候的唐伯虎還沒有從科舉舞弊案、仕途儘毀、妻子何氏棄他而去的打擊中走出來。
沈九娘的出現對於唐伯虎來說就相當於黑暗之中的一束光。
沈九娘非常敬重唐伯虎這位才子,絲毫不嫌棄他的貧賤落魄,並對唐伯虎悉心照料。
為了讓唐伯虎作畫的時候能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她將自己的妝閣收拾的十分乾淨。
在唐伯虎作畫的時候,沈九娘總是給他洗硯、調色、鋪紙,助其重拾創作。
沈九娘給予的尊嚴和支持,使得唐伯虎大為感動。
沈九娘也成為了唐伯虎生活之中最為重要的支撐和精神知己。
沈九娘見唐伯虎並沒有把自己當過歌妓看待,心中也對他越發敬重。
就是在這樣的相處之中,二人漸漸摩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唐伯虎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勸說,不顧世俗的偏見,與沈九娘成婚,正德二年兩人有了愛情的果實。
他們的故事是一段超越階層的知己之愛,沈九娘的堅韌與犧牲重塑了唐伯虎的藝術生命。
聽完唐伯虎的講述之後,楊軒心中大為觸動。
對沈九娘的感觀也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台階。
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女性!
“楊兄,所謂佳話,隻是自欺欺人罷了,我與九娘之事,民間是怎麼議論的,我是知道的,連親弟弟與好友都無法理解,更何況他們呢?”
“就是對不起九娘,跟著我遭受非議!”
唐伯虎的話語之中充滿愧疚。
他想給沈九娘好的生活,可一場大水下來,反倒使得生活更加艱難,連柴米錢都拿不出來。
需要沈九娘去給人縫補洗衣、變賣首飾才能維持生活。
唐伯虎覺得很對不起沈九娘,同時也覺得自己沒用,會作畫有什麼用?連錢都賺不到!
在吃穿都出問題的時候,藝術自然是沒有人欣賞的。
“伯虎兄,你這麼想就錯了!”
“世人愚昧,渾渾噩噩,理解不了愛情的偉大!”
“你與令夫人的故事就是在打破世俗的偏見!”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不也是古人對愛情和婚姻自由向往的體現,對時代偏見的反抗嗎?”
“隻不過他們的故事最後是悲劇,而你們的故事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