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朱厚照將宗室子弟安排進朝堂為官,朝堂一下就熱鬨了起來。
尤其是宗室子弟擔任著禦史言官的職位。
禦史可是有著風聞奏事的特權,每次朝會都會彈劾朝中的一些官員,這其中未嘗沒有朱厚照的暗示。
但,風聞奏事屬於是捕風捉影,可若是有錦衣衛和東廠在背後提供證據,那文官集團為首的利益集團可就遭老罪了。
朱厚照坐在龍椅上,高高在上,擔當裁判的角色。
坐山觀虎鬥!
禦史和文官集團合作,證據鏈充足,文官集團的勢力被朱厚照打擊不小。
與此同時,出海開拓的宗室子弟也紛紛踏上了征途。
其他藩王一脈的宗室子弟看到寧藩竟然有水師退下來的舊戰船,紛紛羨慕不已,寧王朱宸濠知道後,對朱厚照更加感激。
宗室之中自然也是有紈絝敗類的,與其讓這些人留下來禍害自己人,還不如放出去禍害外人,宗室出海的主力,就是這些禍害敗類,就算是最後死在外麵,也能留下一個好名聲。
隨著這些禍害的離去,各藩王封地內的風氣治安都好了不少。
朱厚照不想殺宗室,和宗室離心離德,就隻能用這種方法將禍害們都轉移出去。
而在六部觀政的宗室子弟在通過培訓實習之後,紛紛被朱厚照派遣到了南方沿海地區,或擔任禦史,或當知縣,或在市舶司任職。
總之,朱厚照安排的位置都很重要。
他這麼做也並非是隨意安排的,而是有著自己的目的的。
大明和海外通商已經超過一百年了,進出口商品的貿易量連年增加,可稅收卻在減少。
南方作為大明最大的財富來源之處,朱厚照自然也會注意,但他很清楚,南方的局勢錯綜複雜,利益相連,就連朝中的不少官員也有牽扯,朱厚照不得不慎之又慎。
按照他原本的性格,直接率領大軍南下,大不了就血洗江南。
可老楊的信上提醒他,當今世界局勢變化非常快,大明朝堂上的鬥爭,最好不要影響到民間和大明的發展。
所以朱厚照一直在克製自己,控製朝堂上宗室子弟和文官集團的鬥爭規模。
朱厚照利用雙方的鬥爭,逐步將朝堂上的一些關鍵職位替換成自己人。
朱厚照也是體會到了禦史和東廠錦衣衛合作起來的威力有多大。
正德十二年七月,魏國公徐俌壽終正寢,朱厚照按照舊例追封賞賜。
讓徐鵬舉承襲魏國公爵位,擔任金陵守備。
這麼多年下來,徐鵬舉也曆練出來了。
可當大任!
金陵的兵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以威懾南方,朱厚照是不可能放棄的。
同樣的,魏國公一脈傳承的秘密也傳到了徐鵬舉的手中,在得知楊軒的真實身份之後,徐鵬舉也是震驚不已。
當然,這個秘密,他誰也沒有告訴,選擇了保守。
而在京師,朱厚照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下場了,他現在基本上都是躲在豹房之中,將孕育子嗣當做了首要任務。
可奇怪的是,那麼多的妃子,竟然沒有一個人懷上。
他不得不懷疑宮裡是不是又出鬼了。
他沒有驚動任何人,暗中調查,秘密處理了一些人。
他心中很無力,很無奈。
宮裡的人太多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