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並沒有用奪情的方式將王守仁留在京師。
首先自然是為全人倫孝心。
其次朝廷並不是離不開王守仁。
其三則是王守仁的身體確實不好。
在烏斯藏高原的那幾年,給他的身體留下了不小的後遺症。
王守仁現在不能勞累,不能乾重活。
比較金貴!
或許當初朱厚照讓王守仁去解決烏斯藏都司和朵甘都司的問題,也沒有料到這會給王守仁帶來這樣的後果。
畢竟王守仁從小就生活在海拔低的地方,而烏斯藏高原的海拔高,氧氣稀薄,氣候環境惡劣。
不是土生土長,從小就生活在那裡的人,很難適應,時間長了,會對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
王守仁就這樣交接了手中的工作,收拾好行李,離開京師,返回家鄉去了。
二月十二日,朱厚熜下旨贈王華為新建伯。
按舊例賞賜。
王守仁離京,並沒有對朝廷有什麼影響,該是什麼樣子還是什麼樣子。
朱厚熜一邊學習怎麼當一個皇帝,一邊鞏固自己的皇權。
同時開始大力革除堂兄在位時留下的種種弊端。
朝堂上下,煥然一新。
而他的母親蔣太後也開始張羅兒子成婚之事。
在這個時代,傳宗接代是大事,尤其是皇帝,更要有子嗣。
朱厚熜的哥哥早夭了,他父親這一脈,就剩下朱厚熜這一根獨苗了,蔣太後自然不會看著丈夫這一脈斷了,於是在朱厚熜一到十六歲,便開始張羅選秀之事。
最終,北直隸大名府元城縣的秀才陳萬言的女兒脫穎而出。
嘉靖元年九月,陳氏被正式冊立為皇後。
朱厚熜也迎來了自己的第一位皇後。
同月,朱厚照得以下葬。
同年十一月,朱厚熜的奶奶邵太後逝世,朱厚熜非常傷心。
他決定將奶奶葬入茂陵和爺爺合葬。
但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說是祖陵不能多次動工,會驚動神靈的。
朱厚熜沒有聽,他堅持要讓奶奶和爺爺合葬。
並給奶奶上諡號“孝惠康肅溫仁懿順協天佑聖皇太後”。
但後麵朱厚熜又改了兩次,最終的諡號為“孝惠康肅溫仁懿順協天佑聖皇後”。
……
朱厚熜繼位的時間雖短,但卻展現出了明君之相。
或許是朱厚照臨終前給朱厚熜打的雞血有點猛,朱厚熜繼位後便勤於政務,整頓朝綱,限製了東廠和錦衣衛的權力,同時也限製了宦官的權力。
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他任用楊一清等賢臣,使整個大明展現出了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社會安定,富足。
江南方麵,朱厚熜加強監管,保障商稅。
沿海他下令嚴查走私,打擊倭寇海盜。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朱厚熜便解決了堂兄在其期間留下的弊端。
然後便開始推行新政。
同時下令讓各地推薦選拔人才。
大明的發展方向,老祖留下的奏疏上寫的明明白白。
有方向,有目標。
朱厚熜隻需要照著做就行了。
而作為領導,他隻需要給下麵的大臣下達任務,把控大方向,怎麼做,那是大臣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