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朱厚熜召見了眾大臣,和他們商議抓捕嚴黨,以及如何應對抓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畢竟嚴黨可不是隻有嚴嵩嚴世蕃父子兩人,上上下下牽扯了許多人。
處理不好是一定會出亂子的。
至於選拔人才填補空缺的事,朱厚熜是一個也沒說,他對這些文臣是一個也信不過。
臨了,朱厚熜想起魏國公徐鵬舉的兵權不是被下了嘛!
於是下旨恢複徐鵬舉的兵權,命其率兵清剿倭寇。
當然,他這是做給楊軒看的,在其麵前賣個好。
最後的最後,朱厚熜下了嚴令,昨日西苑發生的事情,是一個字也不能透露,紙麵記載是一個字也不能留下。
這不僅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也是為了幫楊軒保守秘密。
他知道,現在已經有了很多猜想。
和眾臣商議完,朱厚熜便讓他們離開。
他沒有忘記楊軒昨天提出的建議,於是暗中安排人散布消息。
將楊軒的“來曆”與“故攝政王”的“淵源”傳出去。
當然,明麵上他是不會承認的。
他需要‘楊軒’這個名字帶著神秘色彩,作為對百官的威懾。
至於有沒有用,不做自然不可能知道。
皇宮大內並不是什麼密不透風的地方,外廷想要打聽內廷的消息,怎麼都能找到辦法。
朱厚熜暗中散布出去的消息沒多長時間便傳到了大臣們的耳中。
他們也沒有想到,這個楊軒竟然是故攝政王的傳人,是太祖的安排。
至於懷疑這個楊軒就是故攝政王本人,沒有人懷疑。
故攝政王的死是有明確記載的,官方正史,當時不少大臣們的著作中都有記載,這是做不得假的。
所以這個楊軒的出現,隻有故攝政王的傳人能夠解釋,同時也能夠解釋為什麼這個楊軒能有這麼大的膽子,因為對方的手中有太祖的遺詔。
不過這樣一來,大臣們可就憂愁起來了。
故攝政王一脈,可不是什麼好人啊!
不管是故攝政王,還是上一任國使楊軒,那都是殺人如麻的存在。
而這一代的“楊軒”一出現,便抓了皇帝,逼著皇帝處理嚴黨。
膽大包天!
完完全全就是故攝政王一脈的作風!
……
此時的楊軒休息好又去找朱厚熜了。
後者現在可沒有時間休息,昨天開始下令處理嚴黨,今天各種問題便接踵而來。
作為嚴黨的智囊,嚴世蕃將嚴黨經營成了一個龐然大物。
許多基層官員走的是嚴黨的路子,幾乎各部門都有嚴黨的人,堪稱是根深樹大。
嚴黨的人一抓,朝廷的運轉一下就出了問題。
朱厚熜不得不親自處理這些繁雜的事。
楊軒來到朱厚熜麵前的時候,後者正在批閱奏疏。
“你現在這個態度就很不錯。”
楊軒翻看了一下朱厚熜批閱過的奏疏,道。
後者聞言心中苦笑,他敢不認真嘛!
老祖宗可不在乎他皇帝的身份,是真的敢殺他。
大不了就再當幾年攝政王把他兒子培養起來。
正如老祖所說的那樣,他這個皇帝並不是不可替代的。
如果他將自己看的太重,反倒是落了下乘。
還不如展現出自己的價值來!
“老祖說笑了,孫兒也是才知道,我鑄成了多大的錯誤,現在隻不過是想彌補以往的過錯罷了!”朱厚熜言辭懇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