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裡,楊軒一直遊走在陝甘寧的受災區域。
災區的情況幾乎都一樣,缺少物資,瘟疫爆發,每一天都在死人。
楊軒不是神,沒有辦法憑空變出物資來,所以隻能看著一名名在地震中活下來的人員死去。
而他現在能做的,就隻有穩定災區的大局,同時派人聯係大部隊,催促他們加快速度,打通道路,將物資運送進來。
在此期間,最後留在楊軒身邊的五名年輕官員,其中一人感染瘟疫死了。
數百騎兵之中,也有數十人感染瘟疫死了。
而他手中的藥材,也徹底消耗殆儘。
外麵的物資運不進來,災區的物資也越來越少。
好在瘟疫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製,沒有讓災區徹底亂起來。
不然的話,情況會更加嚴峻,瘟疫也會威脅到更多人的生命。
那樣的話,楊軒就隻能大開殺戒了!
……
在楊軒進入災區將近一個月後,路終於通了,物資陸陸續續運進災區。
民心徹底穩定下來。
而隨著朝廷的物資運進來,饑餓、寒冷、瘟疫等帶來的威脅將不再是問題。
接下來要麵臨的問題,將是如何重建災區。
這一次大地震,帶來的破壞實在是太大了。
關中地區、甘//肅的平/涼、山/西、寧//夏接近震源的重災區,以及河/南接近震源的地方,都遭受到了極為嚴重的破壞。
各種設施建築要麼倒塌,要麼搖搖欲墜。
以華州為中心的二十八萬平方公裡,全部是重災區。
人員損失慘重,基礎建設、水利設施、房屋等都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
想要徹底恢複到地震前的情況,還不知道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花費多少時間?
要知道,之前朝廷可是花費了一百多年的時間進行建設。
看完受災情況,楊軒的心直接涼了半截。
水利設施幾乎全部被破壞,僅存的水庫也不敢用了,大壩上那麼大的裂縫,誰敢用?
還有河流改道,許多湖泊乾涸。
加上以後的極端天氣會越來越多,未來許多年糧食減產都是必然會發生的現象,說不定糧食絕收的情況也會發生。
還有,大地震結束了,但餘震可還沒結束。
幸存的百姓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如果有可能,他們肯定會想辦法出逃搬家。
如果說,原時空中朱厚熜二十多年不上朝,寵信嚴嵩父子亂政給大明的滅亡埋下禍根的話,那麼這一次華州大地震便是給大明的滅亡按下了加速鍵。
古代不比後世,這種程度的大地震,所帶來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
古人迷信,說不定已經有人將這次大地震看作是大明滅亡的前兆了。
而且這種說法還斷絕不了!
在這個時空中,根據官方統計確定,死亡人數已經超過了百萬,達到了一百八十六萬之多。
這還隻是能統計到的,有名有姓的,統計不到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總之絕不會少就是了。
原時空中,人口密度小,能統計到的死亡人數都達到了八十三萬,這個時空人口密度更大,死亡人數自然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