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的聰明促成了他不儘君主之責。儘管他從未明白說明,但他似乎了解,他不能改革作為製度的帝國官僚機構。他無力革新,和對皇帝一樣,這對王朝也是不幸的。他不得不實行並不治理的統治達48年,閉居宮中,像是他的官僚們的事實上的囚徒。——《劍橋中國明代史》
萬曆四十八年,朱翊鈞因為長期酒色沒有節製,又因大明的局勢惡化,無能為力,一病不起。
七月二十一日,駕崩於弘德殿,享年五十八歲。
他這一生,年幼繼位,母親和老師的教育極為嚴厲,時不時遭到批評,騎馬射箭等被視為不務正業,心中苦悶無人訴說,身邊也隻有太監陪伴。
隨著年齡增長,他發現老師張居正像一座大山一樣壓的他喘不過氣來。
他都已經成年了,還會被張居正批評。
少年人的自尊心,如何能夠接受?
慢慢的,他對張居正的尊敬變成了極度的憎恨。
皇權的旁落,讓他無能為力,他像個囚徒一樣被囚禁在煌煌紫禁城中。
祖宗傳到他手裡的江山社稷變得一天比一天差,他嘗試著掙紮,想要衝破這囚籠,可最終卻感受到了無力和絕望。
他幾十年不上朝,不理朝政,以此來對抗龐大的臣權集團。
無人之時,隻能躲在深宮之中借酒消愁。
麵對日漸衰敗的江山,他無能為力,最終黯然落幕。
死後葬於天壽山定陵,諡號“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廟號神宗。
萬曆四十八年八月,皇太子朱常洛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年號泰昌,並改萬曆四十八年為泰昌元年。
朱常洛即位後便罷免去全國範圍內的礦監、稅使。
這是朱翊鈞專門用來搞錢的。
很多人說朱翊鈞四處搜刮民財,但這民是普通百姓嗎?
普通百姓有資格開礦嗎?能守得住嗎?
所以,這是搜刮民財,還是搜刮“民財”?
至於造成的礦工起義,是不是被人當槍使了,誰又知道呢?
曆史的真相隱藏在重重迷霧之中,難以窺探。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和二十四日,朱常洛共從內帑拿出來兩百萬銀元用來犒勞邊防將士,並補充各部門的官員缺額,運轉中樞,“朝野感動”。
然而,即位僅十天,朱常洛便一病不起。
泰昌元年八月二十九日,鴻臚寺丞李可灼說有仙丹要呈獻給皇帝。
服用丹藥後,朱常洛並沒有感受到什麼不良反應。
然而,泰昌元年九月初一五更時分,朱常洛駕崩於乾清宮。
即位僅僅一個月的時間,朱常洛便駕崩了。
有明一朝,這是在皇位上時間最短的皇帝了。
朱常洛在位隻有一個月的時間,後麵二十天都在病床上度過。
而他所做的事情,一共隻有三件。
廢礦稅、響邊防、補官缺。
死後葬於天壽山慶陵,諡號“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廟號光宗。
堪稱是明朝最沒有存在感的皇帝了。
泰昌登基了,泰昌駕崩了!
朱常洛死後,皇長子朱由校即皇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