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他現在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隻要他沒有明明白白的反明,那願意聽他命令的人不會少。
吳三桂和洪承疇就是其中之二。
“太好了,將士們早就想和闖賊打上一仗了!”
吳三桂興奮道。
吳三桂出身將門,想要快速升官,就隻能打仗建功立業。
雖然這幾個月將三千營練的不錯,但比起打仗的功勞,顯然要少許多,不夠升遷的。
“我可以提前告訴你們,此戰,隻出兵八萬,你們下去後好好挑選一下出兵的人選。”
“後勤上你們不必擔心,本太師會給你們準備好。”
楊軒將兩人打發了下去。
這個定心丸足夠讓兩人動力十足了。
看著兩人離去,楊軒繼續看向朱慈烺解釋:“之前之所以不同意出兵,主要還是因為後勤的壓力太大了。”
“戰事一起,所要耗費的錢糧是巨大的。”
“儲備的糧食雖然能夠一次大戰,但下麵的百姓可就沒飯吃了!”
“上個月,土豆豐收,我已經下令讓人對土豆進行加工,延長保存的時間。”
“這個月,玉米也開始成熟,可以收獲。”
“待玉米收獲,糧草方麵將不會有任何壓力。”
“下個月紅薯開始收獲,到時候堅持到明年夏收的糧食也足夠了。”
“打仗,打的就是後勤!”
楊軒和朱慈烺解釋了一下自己為什麼一定要等到下個月才開始出兵的原因。
在華北平原,土豆的生長周期約90天110天,玉米的生長周期約100天120天,紅薯的生長周期最長,約150天180天。
他這幾個月的時間,可是一直都沒有閒著。
除了最重要的糧食方麵,他還抽時間對京師的武將勳貴之家的子嗣進行考核,隻要沒有犯下不可原諒的罪,楊軒都給了機會考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新軍需要大量的中低層軍官,而出身武將勳貴之家的子嗣,有家學傳承在,是最好的人選。
就比如第九代英國公張世澤,楊軒將他們家的國公爵位降為了伯爵,給了他們東山再起的機會。
要說他們身上沒有一點問題,這是不可能的,英國公府這幾代統領京營,吃了太多的空餉了。
京營廢弛,他們也是有責任的。
若不是前幾代人都死了,張世澤崇禎十六年才襲爵,楊軒的懲罰是不會這麼輕的。
而這隻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件事。
重建三大營,還需要大量的武器裝備,打敗李自成雖然也繳獲了不少,但在戰事中,損耗也是非常恐怖的。
要不怎麼說,打仗打的就是後勤呢!
楊軒將軍器局進行了改革,分成鑄造冷兵器和火器兩大部分,然後又向下進行了細分,極大的提升了效率。
還有食品加工等等方麵,都需要楊軒操心。
可以說,楊軒這幾個月已經將人力用到了極限。
積攢下了大量的物資,國庫中的錢像流水一樣花出去,將市場也盤活了起來。
沒有交易,銀元隻是冰冷的金屬而已。
這幾個月,楊軒還從南方購買了大量的糧食,作為儲備糧,和邊軍的軍糧。
充足的糧食,是現在北方已收複地區能夠穩定下來最大的底氣。
……
喜歡長生:我在大明被徐達撿回家請大家收藏:()長生:我在大明被徐達撿回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