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
當然。
在孫策所處的這個時代。
華佗的名氣比張景仲大多了。
因為後者現在隻是一個遊曆各地的小醫生。
還沒有著作出《傷寒雜病論》。
“最後一人叫做馬鈞,他是西涼扶風郡人。
此三人你得給我找齊了,我有大用。”
孫策望著韓當沉聲說道。
“遵主公令。”
韓當拱了拱手肅然說道,又帶著一絲疑惑問道
“主公,末將有一個疑問。”
“說。”
“找華佗我能理解,他是神醫嘛,關鍵時刻能救命。
找張景仲我也能理解。
雖然我沒怎麼聽過他,但他也是醫生。
可為什麼要找馬鈞呢?
要不是您說起,我都完全不知道天下有這個人。
難道他有什麼特彆的本事嗎?”
韓當不解問道。
“他是一名工匠,但更是發明家。
價值比一個大將軍都更高。”
孫策說道。
“不可能吧?
一個工匠而已,怎麼配和執掌三軍兵馬的大將軍相提並論?”
韓當不以為然的說道。
在古代。
從上到下有四個社會階層,分彆是士農工商。
士指大學士,讀書人;
農就是農民,種田的;
工是工匠,手藝人;
商是商人,做生意的。
工匠雖然位列第三等,不是最底層的。
但很多人仍舊看不上工匠。
韓當也是如此。
“小了,格局小了。”
孫策聞言,忍不住在心中搖了搖頭。
身為穿越者,他深深地知道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